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异化”
2019-01-15肖鑫源卜杨城
□文|肖鑫源 卜杨城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卡夫卡的短篇代表小说之一《变形记》利用荒诞大胆的想象向人们揭示了社会现实,在悲哀的情绪当中流露了作者对社会的反思,其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自身关系的异化,作者用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使读者审视现实,从而引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马克思认为“异化实则是指人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其生产的产品转化为一种力量,对人产生一种反作用,产生了控制人的社会现象”,这个理念在一定程度可以指导我们围绕社会现象展开对人的研究,在文学作品中即有许多可供研究的对象,比如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社会人的典型象征,作者用极其荒诞的笔触讲述了格里奥尔化作甲虫的故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抨击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揭露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笔者将通过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探析。
《变形记》中人自身的异化
人自身异化的表现
一是生理的异化。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发生的正是“自身的异化”——即由人形变虫形。这种异化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人的一些特征,比如在作品中,格里高尔的外形虽然发生了改变,但他仍然具有人类的想法,具有人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卡夫卡利用荒诞的生理异化现象看似夸张,但是却真实反映了异化现象的严重性,生理的异化恰恰代表了人们内心的异化,这种异化一方面是基于身形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的是人性变化。
二是人性的异化。如前文所述,人的身形变化只是表层的,但人性的变化是源自于内在的精神。作者在塑造格里高尔这一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理性、稳定性都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作者认为人自身的核心应当是本能欲望,而非理性,因此我们不难从《变形记》当中发现格里高尔意识的混沌与虚幻,自我意识的缺失和寻找自我的碰壁。甲虫这一意象不仅仅是一种绝妙的艺术象征,它不仅代表了格里高尔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变形,还体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实则是人自身的懦弱、封闭的具体表现。
三是人自身情感的异化。在《变形记》当中,卡夫卡不仅利用大量的笔墨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心理变化进行了重点刻画,对其家人的冷漠态度也进行了大量描写,这些刻画和描写直接带动了人自身的情感变化,乃至于扭曲状态下的异化,这种异化将人的悲喜掺杂其中,引发了现实生活带来人性冷暖的感受,情感的异化是人性异化的升级版,是人性异化的同时的悲剧。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卡夫卡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日常的点滴中善于思考,对社会进行有效观察,从而以犀利的笔触侧面反映了人自身情感的异化,竭力表现了现实生活的悲哀。
人自身异化的原因
一是社会因素。卡夫卡在创作《变形记》的过程中,正处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时期,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使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同时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浓厚阴影,滋生了危机和恐
慌,从而造成了异化现象的盛行。格里高尔生性敏感、懦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卡夫卡本人的具体表象,比如卡夫卡生活在父亲的专制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灵魂早就发生了变质,成为了非人类。
二是哲学思想影响——原罪思想和求真理念。在《变形记》当中,卡夫卡通过叔本华“人生而有原罪”的观点和“求真理念”,以荒诞的手法和极度的夸张塑造了格里高尔的任务形象,这也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力求一个完全真实的社会,通过格里高尔的异化成虫,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关系,金钱占据了人类大脑的重要地位。
《变形记》中人际关系的异化
社会与人的关系
第一,生存异化。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大胆地进行夸张化的想象,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利用虚实结合、梦境、扭曲和变形等手法,对原本规规矩矩的社会现实生活进行重新定义和刻画,这样的刻画使得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得以彰显,将潜在的因素放大化,培育了一个引起人异化的环境,使其变得扭曲、异化,而主人公格里高尔代表了当时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一个人的生存需要金钱的基础,物质基础一旦垮掉,精神世界注定收到摧毁,用格里高尔的经历展现出一个“一旦失去了赚钱的能力,无法维持生计,就会变成甲虫一般,遭到社会的抛弃”生存异化形象。
第二,社会关系的异化。社会关系是维系人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基本逻辑,但是这种逻辑一旦发生异化,势必会引发种种问题。比如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关系异化状态,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的重压,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劳作,变成了只会工作的机器,思想受到了限制,进而抛弃了许多真善美的情感与精神,意识加以退化,整个人由此变得麻木不仁,从而在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形成了异化。看似在现实生活中荒谬的事情,却在《变形记》当中由作者用荒诞的方式,向人们真实地揭示了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的“异化”现象。
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亲情的异化。卡夫卡在描写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生活时,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读者的常规意识中,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关系,维系的纽带和效力也是相对坚固的,但是在书中作者巧妙地利用格里高尔的家人在异化前后的态度进行对比,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中,人因为疯狂劳动被压榨掉思想感情,物欲的膨胀使得物质关系超越精神关系和情感关系,进而对外部世界人际关系加以梳理,用亲情的异化折射社会环境的异化。
第二,主体精神的异化。格里高尔虽然在外形上变成了一只甲虫,然而却保留了人的思想感情,形变而心不变,有着人的意识,便有了人的思考与情感,而恰恰是保留的这种意识、思考和情感,使得格里高尔见到了家人的态度变化,他的家人外形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内心却具有了“虫性”,丧失了自我,与异化成虫的格里高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反差极为强烈——人际关系的异化使本该温馨的亲情荡然无存,主体精神的异化使得人性的本真与善良开始扭曲,卡夫卡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引发读者对现如今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变形记》中社会的异化
人类悲剧命运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在的环境或是其他因素,往往对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影响往往是明确的、深刻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束缚,使人类成为弱者,谁也不可逃避这种压力和束缚带来的后果,在现实面前,人的力量也就自然无法改变自己,更无从改变其他的状态。就像在《变形记》中,现实的巨大压力促使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可怜的甲虫,虽然看似离奇,但却反映出的是一个悲怆的话题——人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格里高尔的命运,也正是当时社会芸芸众生的悲剧,这种悲剧难以摆脱,也无法摆脱,格里高尔的死亡象征着对悲剧命无可奈何的妥协,这也是卡夫卡对下层人民生活体验的成果表现。
孤独感
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是一个浓缩了许许多多与其相似的社会普通人的特征,他的异化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生活在资产社会的大部分人,他们渴求被同伴、朋友和亲人的理解,然而却始终无法实现,这种精神上的失落与孤独,很容易让人陷入了被抛弃的情感沼泽中。这种现象真实且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资产时代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加剧了人们关系的淡漠,人们变成了只会工作的机器,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导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所孤岛,逐渐与社会想脱离,孤独感被无限放大,个人与群体产生了偏差,这也是社会异化的具体表现。
卡夫卡利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人自身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现象。看似荒诞故事的背后,实则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主人公的命运正是当时社会芸芸众生的悲剧,作为一部西方现代派的文学奠基之作,卡夫卡创作《变形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还要引发人们对异化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