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追溯与启示:马克思论利益与道德
2019-01-15吴昊宇
□文|吴昊宇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利益的视野出发,可以把道德分为有无利益诉求的两个基本类,这两类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马克思关于利益与道德的相关论述为基点,应把利益伦理教育融入到道德教育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伦理观。
追溯:马克思论利益与道德
利益与道德关系:辩证统一性。利益与道德在马克思的伦理学上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类社会生产劳动中所蕴含的物质利益关系是道德形成的根源,从而道德观念决定于物质利益关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而本质上说,社会经济关系可以同物质利益关系划等号。因此这就表明道德的根基藏于物质利益关系中,这个结论我们通过考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道德活动现象就能够轻易发现。原始社会中,生产力落后导致非常有限的技术条件,人们都是集体劳作,所有生产资料包括财产都是共有,劳动产品也是平均分配,人类同“敌人”也就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这时团结互助、平等公有、自强无畏的道德观念应运而生。之后简单劳动工具的出现,使部落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逐渐瓦解了原始社会的根基,慢慢形成了奴隶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而且相当残酷的压榨、剥削奴隶。这样,与奴隶制社会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奴隶主个人利益的需要,贪婪无节制、极度自私并鄙视劳动的道德观念随之产生。封建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制度是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极其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个人的劳动生产作为十分有限,且人被分为三六九等,“忠孝礼义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统治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私有财产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基础被赋予最大权威的保护,资本家一切活动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所以“唯利是图”是其最根本的道德理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即“颂扬金的圣杯是自己最根本的生活原则的光辉体现”。最后说无产阶级道德,其道德观念完全服务于无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即革命斗争的利益,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的道德,集中表现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勇敢坚定、团结友爱等品德。
其次,道德对利益有反作用。一方面,道德自身独有的职能服务于利益。所有阶级社会中产生的阶级道德,都为本阶级更好的谋取阶级利益而存在。举例说来,封建社会中产生的道德,诸如封建礼教是为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些特征下的资产阶级道德也是为资产阶级私人所有制歌功颂德的,它对资本家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产阶级的道德相比前两者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它代表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吹响了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的号角,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所有从事社会各项生产活动的人们都存在一定的精神生活世界,他们的思想会受到来自社会的道德观念影响,这种影响无论是好或坏都对社会劳动生产活动发生作用,进而关系到社会共同利益的达成。可见,道德利用无形的力量制约着劳动生产者的行为活动,再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间接影响到社会利益的实现。
道德评价的标准:社会利益问题。道德评价是社会舆论体系的重要机制之一,道德评价的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凭借利益或者说是由利益串连起来的道德准则和规定。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的利益有着很大的不同,乃至完全割裂对立,所以每个阶级形成的道德思想、道德观念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以至完全相反。就像在剥削阶级的眼里,他们是无比鄙视劳动的,认为劳动是下贱的表现,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劳动被看作是无上光荣的活动,是因为劳动生产提供了所有物质资料的来源。个人利益是否应该是一切活动的中心还是顺从于集体利益成为资本家们和无产阶级劳动者认识的分歧点。不难发现,所有阶级社会的道德同样打上了深刻的阶级性烙印。而关于认可道德阶级性,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道德评价是有自己的标准尺度的。马克思在其伦理学和利益理论的阐述中论证,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个人的活动凡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就是符合道德标准的,相反,个人活动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就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在这里,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既承认阶级性在道德上的体现,同时也认为道德是具有继承性的。
道德思维的影响因素:物质利益生活。物质生活是存在于利益的概念范围中的,物质生活的优劣直接波及道德观念的形成。古语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的利益理论经历史证明,当人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时,会更多地愿意牺牲物质利益去追求精神利益,有利于增强人的道德觉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全面提升社会中个人的素质水平;相反当人的物质生活资料匮乏时,会拼命追求物质利益上的存在感,而放弃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毕竟“衣食住行”是人得以延续生命的根本,这种情况下会相应减少人的道德觉悟,容易导致道德伦理上的腐败。
启示:马克思的利益道德观之于道德教育
总体来说,通过多年的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加强,各级单位及组织的重视,高校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准有明显提高,能基本辨别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运用基本的方法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利益冲突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与此同时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如金钱至上观,读书无用论等等,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们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们在正式踏入社会前满怀热忱而非踟蹰不前,以马克思利益道德观的教育为指导的高校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辩证看待物质利益生活中的精神道德。据马克思关于利益与道德的阐述,物质利益是精神道德产生的土壤,是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道德的基础,越丰富的物质利益生活,从积极地角度考虑,有利于人民精神层面的丰富和素质提升。但我国以往的高校道德教育中,利益往往和道德是割裂开来的,只有“大公无私”和“舍己为人”,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团队贡献,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需求,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开展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易于沦为形式和应付。在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充分凸显成就个人价值,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是对集体作出贡献,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成就的。马克思指出: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物质利益而单独存在。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以大局为重”,也要教育学生懂得“力所能及”和重视“实现自我”。
道德对利益的反作用成就个人利益的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利益理论讲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中的人,当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有助于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与获得,任何集体的利益都涉及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即为集体利益。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锻炼为集体奉献的精神,也要在精神道德素质提高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这当然是青年学生历来面临的一个困难。我们在教育大学生合理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维护社会集体利益,维护他人利益,实现个人和集体的“互利共赢”,更好地让道德对利益的反作用成为集体和个人利益丰富和发展的积极手段。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重塑思想道德体系。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获取知识的渠道也相当丰富,无论是从移动终端还是传统的电脑网络终端,他们获取的是更直观、更迅速、更复杂的知识能量,如何让这种能量成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至于被不良信息误导,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尤其重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感觉”,要充分运用马克思利益道德思想,区别市场经济物欲化对学生个人思想的精神侵蚀,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个人极端不良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入侵。如充分利用网络终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用高校学生习惯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教育,使学生慢慢产生归属感和信任感,使其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