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变形与变质

2019-01-15高苗

时代人物 2019年32期
关键词:高尔变形记格里

□文|高苗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变形记》中,卡夫卡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不可思议却又现实的世界。主人公一家四口,卡夫卡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变形”,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冷漠而纯粹的利益关系。格里高尔用自己的“变形”来给大家展现家庭成员的“变形”以及亲情的“变质”,这在后期给主人公内心带来难以言喻的失落感做了非常好的铺垫,从而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很残酷却又很现实的社会现象。主人公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家人看到“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所做出的反应,与他本身想要得到的差之千里。《变形记》是卡夫卡最具有特色的代表作,以《变形记》为代表,体现了卡夫卡小说的不真实性,而不真实背后则隐藏着深刻而又令人畏惧的现实。

《变形记》讲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一变化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变成甲虫的卡夫卡,还有人类的思想与意识,他还跟之前一样关心家里的人和事,但家人对他不仅没有安慰、爱护,甚至还觉得他是个累赘,最终将他扫地出门。

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变形”

卡夫卡《变形记》中记录了不同形式的“变形”,其一有格里高尔外形上的“变形”,这种变化造成他外形、生活上的改变,并最终引起他内心的扭曲:从一开始的坚强变的脆弱无比、任人宰割。其二是格里高尔家人的“变形”,当格里高尔赚钱养活全家的时候,家人们表现出感激的样子,而他“变形”后,亲情也开始“变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金钱面前变了味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父亲跟妹妹被迫出去找工作,甚至把房子租出去来维持生活,由于生活的艰辛,他们不再关心主人公的温饱,主人公成了家人的累赘。不论是身体劳碌还是心理劳累,都成为压垮人性的最后一根稻草。《变形记》主人公从最初一个人养活一大家人的劳力,到“变形”成甲虫后的劳心,都是辛苦的活着。而他的家人也是因为主人公在变成甲虫之后,不得不为生存奔波,劳心劳力之后最终“变形”。

《变形记》中由“变形”引发的“变质”

扑朔迷离的“变形”原因

格里高尔从人变成甲虫看似十分荒唐,但实际却异常真实,西方工业文明的来临,导致生存环境异化,使人蜕化为“非人”。一旦一个人失去了自我,他就必须在生活的重担下被异化。在格尔高尔没有变成甲虫之前,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着全家人的生活重任,受到了家里的尊重。然而,自从他发生变故后,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极度自私、冷漠、残忍。面对这种改变,格里高尔的父亲“无情地把他推开,像野人一样尖叫”。后来还拿苹果砸中自己儿子,使他不久丧命。母亲同情儿子,但她对格里高尔的母爱并不坚定,她刚开始不赞同将儿子房间清空,但前提是以为儿子会恢复健康, 她也曾试图去看看儿子,但由于害怕、胆怯,这种想法也消失殆尽了。妹妹葛蕾特,在哥哥变形初期,她对哥哥是无比的关心,时间一久,她也再无耐心可言,甚至一心想要摆脱他。

正如恩格斯在《英国无产阶级状况》一文中说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 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这就清楚的阐释了格里高尔和他家人之间感情淡化的真正原因,全家都以格里高尔为生活来源,维系他们关系的是金钱、是利益,这种关系一旦消失,他们就只剩下冲突、隔膜、冷漠,留给他们的只能是“异化”。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西方社会的恐惧、惊慌、危机和异化。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人被异化为非人,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无法在如此沉重的迫害下控制自己的命运。

望而生畏的家庭伦理

卡夫卡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的时代。因为对现实失望至极,人们开始以一种痛苦、悲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许多先驱者的思想和理论,汇聚成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认为人的心理情感、欲望、本能和主观情感是人的核心,因而理解“真正的人性”。卡夫卡十几岁时就对尼采、达尔文和斯皮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审视现实的过程中,流露出他的悲伤和绝望。通过《变形记》,他完成了对现实的检验。

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最亲近的家庭成员,也会以冷漠、自私和残忍的态度对待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在甲虫的特定环境之中,卡夫卡让读者冷眼旁观人类自己的处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纯粹的利益关系,“一旦人们不能造福他人,甚至不能自已,就像甲虫,会遭到旁人的另眼相待。”《变形记》向我们展示的这种冷漠、自私、纯粹的利益关系,虽然过于悲观和消极,但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类的本质和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支离破碎的人际关系

作者用真实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这与现实社会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十几个地方,小说清晰地描述了他周围的人对成为甲虫的他的反应和态度。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甲虫格里高尔时,他的秘书惊恐地跑开了;他的母亲立刻晕倒在地;他的父亲仿佛要把他打回自己的房间。后来,家里人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残忍起来,父亲把他赶进了房间,最后用苹果打他。就连他最善良的妹妹也开始对他“拳打脚踢、怒目而视”,最后,格里高尔绝望地死去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好像肩上的担子减轻了似的。

起初,格里高尔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以为亲人们也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但当格里高尔失去了他原本的价值以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变成了一个累赘,理所当然的被嫌弃甚至被拋弃。随着他的“变形”,他的待遇也是每况愈下,发展到后来,他的房间变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这其实也暗示了格里高尔的地位:在家人眼里,他已经没有成为人的可能,他已经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不管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这就是现实。

《变形记》中由“变质”引发的辩论

小说往往通过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展现真实性。《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睡的床、所住的房,象征着这个禁锢人的社会;主人公变的虫子的壳,象征着人类的重负。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记》既荒谬又真实,展现了社会中人性的排挤与扭曲。

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失去语言能力,行动不方便,需要有人照顾,这跟现实生活人们生病一样,当一个人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需要被照顾的人之后,家人最初一定会关心、同情,但当他逐渐丧失各种功能,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的时候,家人的厌烦和埋怨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多了,当他成为家人生活的最大障碍的时候,家里人甚至会为他的消失而感到高兴。卡夫卡《变形记》确实可以看作是道德的最终界限,如果不需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而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

猜你喜欢

高尔变形记格里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黑天鹅格里布
变形记
田字格里写反义字
“去”字变形记
小猪变形记
拼音大比武
试论《变形记》悲剧主人公的塑造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