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品格初中生心理健康

李 妍

(兰州市八十四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教师必须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要在思想上端正办学、教学态度,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初中生具体兴趣需求,对教育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保证教育效果更加显著,促进初中生在今后的成长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教育领域,学校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要知道,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性格上比较独立和自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叛逆情绪。在该阶段加强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能够端正初中生心理态度,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降低学生的叛逆情绪,让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项困难和挑战。同时,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必须针对初中生群体重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在初中教育领域,学校有必要针对初中生具体心理表现,开设心理教育课程[2]。让初中生接受系统性的心理教育,进一步规范初中生的心理品格。首先,学校需要专门引进心理教师,负责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发,以及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学校需要重视心理教育课程内容合理开发与整合。针对学生所呈现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发掘教育内容,从而保证心理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比如说,针对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学校可以合理发掘与两性相关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此时期的情感,合理地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更新与完善。根据学生具体兴趣需求,积极组织情境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趣味、生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共鸣。

(二)加强情感关怀与心理疏导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务必重点要求教师重点加强学生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心和疏导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学生心理品格。首先,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当中,需要针对学生情感需求,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规范学生心理素质。同时,班主任需要认真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针对学生的反常行为进行全面调查与了解。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面对的困难,并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规范学生学习品质。

(三)多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教育工作当中,学校需要本着多学科融合心理教育的原则,对各个学科的教育目标进行调整。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感需求,合理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比如说,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贯彻家校合作心理教育理念

在初中教育领域,学校需要积极贯彻家校合作理念,由教师和家长一起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3]。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一致。之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协调配合,共同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规范管理,并且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情感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心理疏导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让学生在家长的情感引导下,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格,让学生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

三、结论

综上,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初中生的心理表现和情感诉求,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多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贯彻家校合作理念等多种方法,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全面提升初中生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品格初中生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