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15史渊
史 渊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由于当前时代的发展,缤纷的世界不仅带来了精彩,也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患者不断增多。而高校学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过度保护,到了高校难免有生活上的不适应。再加上竞争压力大,学生自尊心强,使得高校的心理疾病患者呈现出“低年龄、高文化、高发生率”的倾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学生成长成才,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不足
一些高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教研上,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同时,许多高校缺乏心理危急预警系统,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治疗。
(二)目标不清
当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还比较片面,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有的高校教育对象太过局限,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开展,忽视了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甚至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同时,不少高校多重视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层面,针对心理存在障碍或问题的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措施,甚至无法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三)师资缺乏
由于不少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也相对匮乏。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两课”工作者承担。但这些教师往往也有自己的其他工作,有的老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即使这部分的师资兼顾了本职工作和心理辅导,但毕竟不是心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这也导致了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三、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基于工作经验,拟提出相关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应当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要意识到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无法适应高校的生活,更有碍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强化全体教师的意识,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要让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冲突,并在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重视师资培训,建设教师队伍
当前高校里从事心理健康的人数较少,学校一方面应当重视对已有师资进行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及时补充一些心理方面的专业教师。只有培养出一支专业强技术硬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才能为提升高校学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
(三)以发展性为主体,以弥补性为辅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该涵盖所有同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发展性为主体,以弥补性为辅助。对于大多数心理不存在障碍的学生,则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种心理训练活动,以促进学生心理更好的发展。例如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等,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走向职场奠定基础。而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四)开展个别心理教育,注重以人为本
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健康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学校应当开设电话咨询、信件咨询、网络咨询、心理咨询室面对面咨询等多种形式,方便每一位寻求帮助的学生通过个性化服务,解决各种心理方面的疑惑。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注重收集典型个案,积极完善心理危急预警系统,要定期组织老师对典型案例进行共同分析、讨论,交流辅导心得,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五)实现心理教育多元化,加强心理保健常识
高校还要广泛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教育多元化。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台、讲座等方式进行心理保健常识的宣传;可以开展心理知识竞赛,鼓励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可以组织大学心理协会,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撰写关于心理知识的小文章,或以戏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宣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适应高校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需要尤其重视。希望高校能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师资培训,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心理教育多元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