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与游泳的不解情缘

2019-01-15张国庆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华里游泳长江

张国庆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一、少年游泳“风波”

在很小的时候,毛泽东就是游泳的好手,对于水,毛泽东似乎是天生喜爱。毛泽东小时候在离家不远的私塾学习。一个夏日午后,私塾先生邹春培告诉大家他有事外出,学生务必预习新课——《论语·先进 》篇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不得随意走动。先生走后,毛泽东开始仔细阅读下午将要学习的新课。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①这时,毛泽东突然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把这个句子读了几遍,猛地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句话:“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②他心想,看来圣人是支持学生们游泳的呀!

突然,一个想法在毛泽东心中形成。不一会儿,一群学生如出栏撒欢的小野马一样冲出学堂,毛泽东第一个跳入塘中,紧接着,其他学生也随着一起跳进了塘中,尽情嬉戏。等邹先生回到学堂,发现人都不见了,他朝学堂外一望,学生们正在玩水嬉戏,全然把预习新课的事忘了个干干净净。

“润之,是不是你带他们下水的?”邹先生责问到。毛泽东如实回答:“是我,不过老师你看,孔圣人不是说过能游泳的吗?”毛泽东把书翻到《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邹先生看到孔子的那句“吾与点也”,立刻显出了尴尬又无奈的的表情,愤然走出了学堂。这次风波后不久,邹先生就离开了此地,但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这位“粗暴严厉”的老师,毕竟邹先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解放后,毛泽东得知邹春培先生早已过世,就找到了先生的儿子邹普勋,并把他接到北京住了一个多月,叙旧时聊起这场少年游泳“风波”,两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二、与大海搏击

毛泽东不局限于在泳池中游泳,还喜欢到大海里去和风浪搏击。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一天,北戴河海湾狂风怒吼,白浪滔天,毛泽东站在岸上,纵目幽燕,怀想魏武,如此画面,激发了他游泳的兴致。但此时风浪实在是大,大家极力劝阻主席不要冒险,但毛泽东坚持要顶着风浪游。大海上一米多高的浪花从远处翻腾过来,咆哮的巨浪一下子把毛泽东托到浪峰上,一下子又抛到波谷里。随行的同志都吓傻了。毛泽东笑笑说,你们不需恐惧,现在是来潮,我们只可能被冲到岸上,绝不可能被拖到大海里回不来的。他不慌不忙,随着海浪的变化顺势而动。毛泽东在海里游了一个多小时,登岸后,不但不显疲态,反而依然神采奕奕。他对随行的人员说:做事就像这下海游泳,只要勇于尝试,任何艰难困苦也就没有不可战胜的。

1955年夏天,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北戴河。此时正值雨季,大雨倾盆,海浪奔腾,毛泽东却又一次扎进了汪洋波涛中,警卫人员们照例冲上前去左右保护,如从前一样被大浪吞没。对此,毛泽东则笑笑说:“这点水比敌人还凶吗?”接着,他又神色非常严肃地对所有人说:“你们可以回去,我可以另组人马,另组队伍跟它斗。”大海好像与毛泽东是一对惺惺相惜的老友,点燃了他的诗情,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千古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现了一代伟人的雄伟气魄与博大胸怀。

三、闲庭信步游长江

早在1953年第一次视察武汉时,毛泽东就萌发了要游长江的想法。1955年初夏,毛泽东正式提出“我要游长江”。在毛泽东提出游长江的想法后,公安部立即会同湖北省、武汉市的领导着手准备工作,一是了解长江底细及游泳史,二是训练游泳队伍,为毛泽东保驾护航。武汉市公安局对长江的水情作了详细地调查报告,报告里陈述了毛泽东游长江的理由:一是江水很脏,并且有很多病菌;二是江中有很多水蛇、鳄鱼等伤人的水生物;三是江水流速快且旋涡多。③所以当毛泽东在1956年夏天提出要游长江时,当时的负责同志都极力规劝。然而毛泽东则毫无惧色,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他游长江的决心。

5月31日。毛泽东乘飞机抵达武汉。毛泽东对湖北省、武汉市的负责同志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去游长江。”他先巡视了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下午2时首次畅游长江。他从汉阳门江面下水,先仰躺在水上,转了两圈后突然潜入水中,3分多钟后才浮出水面,又仰躺在水面上,与四周的人从容攀谈。游了一个多小时,轮船上的领导见水温只有20多度,加之随游的一些同志已经体力不支,都劝毛泽东上船休息,毛泽东看了看表,一边继续游,一边说:“没关系,还早呢。”就这样毛泽东又继续游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共计游了20多华里。这一年,毛泽东已63岁。6月2日,毛泽东再游长江,历时2小时40分,游程达28华里。上岸之后,湖北省委一位负责同志告诉他,这次游了30华里。毛泽东高兴地说,飞流直下30里,我战胜了它。1966年7月16日,历时一小时零5分钟,游程近30华里,毛泽东人生中最后一次畅游长江,其间,武汉市正举办第11届横渡长江的比赛,5000多名游泳好手参加,大桥上下,长江两岸,彩旗飘扬,观者如林。

四、到国外“中流击水”

征服了中国大江大河的毛泽东仍不满足,他胸怀世界,眼睛盯着国外的大江大河。对此,毛泽东多次同外宾富有情趣地谈到他的愿望。

1960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访华的尼泊尔代表团。这时已经67岁的毛泽东问代表团成员:“你们都是年轻人,顶多不过50几岁,没有60岁的。”内政大臣回答说:“您不像您的年纪。”毛泽东:“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游泳。我们有个长江,你们看到了吧?那个江我横渡过,游过十几次。”接着毛泽东又问:“你们国家有水么?你们会游泳吗?”首相回答到:“有水,大部分都会。”毛泽东:“好,都是我的同志,如果你们有兴趣,哪年夏天你们来,我同你们去长江游一回。如果请我的话,我也高兴去你们那里游一回。我不是国家主席,不是内阁总理,也不是部长,我是老百姓。”首相:“如果我邀请的话,您能去吗?”毛泽东:“要看形势,那要过印度,我也很想在恒河游游泳,只是要让我游,我一定去。”首相:“我们国家是欢迎您去的。”毛泽东:“很好,我作为老百姓去。”首相:“不管以什么身份,我们都非常欢迎。”会见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对外宾说:“我们已成为朋友了,下次见面就更熟了。除了对国际形势有共同的看法外,所谓朋友,或许还包含着我们是游泳‘同志’的意思。”

在毛泽东看来,游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里面还有哲理,有政治。195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的一次讲话中,他认为群众就像水一样。他说:“打个比喻,人民就像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像游水的一样,你不要离开水,你就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毛泽东看透了水的习性,更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毛泽东以水会友,以水励志,以水陶冶情操,他热爱游泳,更热爱着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水以它的清明和变换莫测,给无数智者以启迪,但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智者比毛泽东更善于从水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小智者于水光山色之中参禅悟道,毛泽东则更喜欢从惊涛骇浪之中获取大智慧,隔岸观潮不是他的性格。毛泽东借游泳强身健体,更借游泳怡情励志,无论是清澈的湘江还是奔腾的长江,又无论是浩瀚的大海还是自家前的池塘,他都歌赞唱咏,留有遗篇。对于他来说,游泳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底蕴和象征意义。

[ 注 释 ]

①《论语》·先进篇.

②《论语》·雍也篇.

③肖聿车.毛泽东七次畅游长江[J].党史文苑(纪实版),2001.4.

猜你喜欢

华里游泳长江
长江之头
蜜獾哥的别样温柔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酒中日月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