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博物馆免费观念演变分析研究
2019-01-15曲芳芳
曲芳芳
(郑州博物馆,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国际博物馆界对免费开放的实践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和纪念意识。公元前29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博物馆是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进入中世纪,教堂、修道院和教会学校是收藏古物的主要场所;宫廷、贵族府邸、领主庄园也是文物的聚集之地。这一时期的博物馆经营者多为社会少数特权人士,因而博物馆具有封闭性和私有性,公共性的缺失导致了开放性的缺失。
(一)走出封闭后的嬗变
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但要求打破统治者在政治上的特权,而且要求打破统治者在文化上的特权,普及知识、注重教育的思潮随之兴起,这直接促进了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1683年英国贵族阿什莫尔(EliasAshmole)将其收藏品包括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物品、民族民俗物品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给牛津大学,牛津大学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向学者和公众公开开放的博物馆。这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座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它对于藏品由个人收藏变为公诸于世的大众收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以法国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文化运动的兴起,反对神权、要求把一切事物交给人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给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753年英国国会购买汉斯·斯隆爵士(HansSloane)的收藏成立了不列颠博物馆,这是第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国立博物馆,它以法案的形式保障了公众的参观权利:
(二)扩大受众面的努力
17、18世纪开始诞生的近代博物馆虽然是社会开放的产物,但其开放是有限度的,为社会公众服务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理想。博物馆仍然像以前一样,一切都由独断专行者经营,公众这时要进入博物馆还有很多的限制。这种现象从1851年伦敦博览会开始发生改变。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首届国际博览会,并首次对全社会各阶层成员免费开放,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促使许多博物馆改变了对观众的态度,开始逐步向人们完全开放各种展品。
(三)民众呼唤引发免费开放的新潮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教育为目的多元化现代博物馆逐渐取代了以收藏为目的的单一化传统博物馆。建设为公共和社会服务的开放型现代化博物馆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各地博物馆建设的共识。博物馆的公共性和为了普通大众而服务的宗旨、观念在西方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中很早就得到确立以及制度化。首先,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离不开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正所谓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免费开放的措施体现了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的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其次,博物馆更多的是体现文化的传承,更多的博物馆加入到免费开放的行列,说其有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愿景也不为过。再者,在提倡先富带后富的经济大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容忽视,就是同城的人们也收入差距极大,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应该也考虑到了要惠及全民、共享精神食粮。
(四)市场经济下的转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就使博物馆非营利的性质与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博物馆的拨款数目难以维持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发展,而博物馆又面临多种文化单位与其争夺观众的局面,所以增加每个博物馆的收入已成为当务之急。以英国为例,英国博物馆历来免费对公众开放的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保守党政府大搞私有化经济,视博物馆收藏为商品,并对博物馆实行了放权政策,通过修改法律,允许博物馆保留其自筹的收入不必上缴国家财政,同时也要求博物馆对其建筑、收藏和雇员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政府要求博物馆通过实行商业运作自筹资金,鼓励博物馆提高门票价格,并认为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
(五)公共文化的影响——走向免费
2004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文社图发[2004]7号文件。2015年,国务院公布《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免费开放。《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免费开放这一政策的永续性。自2008年国家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已经有超过上千家博物馆进入了免费开放行列,博物馆陈列数量迅速增加,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数以亿计的观众从中受惠,博物馆免费开放成为文化惠民工程中最富有成效的项目。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探索
虽然收藏、鉴赏、研究古物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此类活动仅仅属于达官贵人和一些文人雅士的特权,具有很强的私有性和封闭性,文物珍宝一度成为个人权势或财富的象征。但是西方博物馆观念传入后,这种状况逐步发生变化。
(一)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早期探索
立宪派政治活动家、民族实业家张謇把实业和教育视为富强之本。他于1903年赴日考察实业与教育时,参观了日本的博物馆和博览会,深受启发,愈发认识到了西方文明发展赶上乃至超过中国,与教育的普及有着很大关系,而博物馆、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后盾。回国后,他积极倡导博物馆事业,并亲自实践,在家乡创建了南通博物苑。
张謇提出“博物苑之设,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之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南通博物苑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师范学校的师生教学,还要增长当地人民的知识、启发民智、普及教育。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先进知识分子明确提出建立博物馆,同时强调博物馆的大众化。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博物馆应该“每日定时开馆,能不收入门券费最善;必不得以,每星期日或节日必须免费”。
(二)新形势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新选择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不断深入,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博物馆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增长,类型也逐渐丰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博物馆经费来源主要靠上级拨款。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研究体制改革,能够尽量地搞些收入,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扩大自己的事业”。门票收入无疑是博物馆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方面,观众想进馆参观,但受到自身经济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博物馆想发挥为公众服务的职能,却不得不面对“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门票的设置似乎被看作是一种人为的障碍。博物馆门票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影响到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发挥,并进而影响到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全面展开
自2008年中央要求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全国已有近九成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11年间,博物馆从门庭冷落到门庭若市,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开展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是较早尝试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省份。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的公益功能,在此后的几年中,河南省不断扩大博物馆免费服务的对象和范围。郑州市现有14个博物馆。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两个,分别为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4个国家三级(文物)单位郑州二七纪念馆、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8个行业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方面也开始进行探索和实践,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郑州博物馆承担着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职能。长期以来,郑州博物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根据馆藏文物特征,发挥优势,先后举办过“古代石刻艺术陈列”等九十多个陈列展览,所以说,郑州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古都郑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三、中西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不同点
如今,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走进了博物馆,这对于推动博物馆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促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免费开放观念在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一些和西方不同的特点,这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的。
第一,西方早期博物馆的开放理念是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产生的,博物馆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共享性和参与性。博物馆向大众开放,正是为了保障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长期以来,博物馆的开放性随着其教育职能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而中国的博物馆从一开始就是由社会贤达人士提倡兴办的,并以救国救民为办馆理念,其教育职能显著,但博物馆一直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向观众单向传播知识,观众只是被动接受教育。
第二,西方博物馆成长在一个成熟的、具有自治性结构的、与国家有着良性互动关系的社会环境中,博物馆的经营者具有较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开放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示本馆藏品的魅力、使公众受益。而中国博物馆事业一开始就是由国家和各省的社会教育部门领导(建国后隶属于文化部门),各项政策的实施往往是由政府推动、专家呼吁、中央统一规划部署,这虽然便于对博物馆工作的集中管理,但难免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也会导致博物馆缺乏个性和活力。
第三,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十分成熟,但在中国还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在西方国家收费的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只占运营成本的很少部分。“美国大多数博物馆最重要的财源是各种捐赠和赞助”。同时,法律规定:企业团体或个人向博物馆捐赠藏品、资金或物品时,均可获得所得税、遗产税等方面的税收豁免。西方社会大环境缔造了关心和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文化氛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一大批博物馆的“铁杆支持者”。
而在中国,许多博物馆的门票收入是其维护设备、更新展览的重要资金来源。免费开放之后,政府对以往门票收入进行全额补贴。而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也要因博物馆经营方式不同而区别对待。
总之,中央财政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经费补助力度和补助范围,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博物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采取最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