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情感教育课堂建构

2019-01-15张栋梁陈晓波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法情感

张栋梁 陈晓波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江苏 南通 226333)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顾名思义,情感教育是指以“情感”为核心展开教育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立足实际,在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基础上将情感因素对教学的作用主动发挥出来,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情感教育理论、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情感的感染、动力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1]。简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一种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感到身心愉悦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对生活、学习以及周围所有事物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心均能获得成长。

二、农村高中情感教育课堂建构策略

(一)活跃教学氛围

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非常多,环境就是其中之一。不难想象,在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仅乐于参与,而且学习效率非常高。相反,在紧张沉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往往感到压抑,一心想要逃离。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知识难度系数大,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营造一个适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气氛,防止学生因为死气沉沉的课堂而产生负面情绪[2]。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生一旦对某一门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就很难将其消除。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有很多,譬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或者在讲解知识的时候穿插着讲一些有关于数学史、数学家的趣味小故事等,以此启发学生。这样既能够活跃气氛,又能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等,将数学知识以动态的、丰富的视频或图片形式呈现出来,增强教学趣味性,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习惯性运用灌输式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也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告知学生,特别是在习题教学中,通常是逐步逐步讲解,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真正消化和吸收的知识非常少。更不乐观的是,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上,但是并未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整个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学生就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应当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高效学习[3]。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教学法,联系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房贷”“车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除了情境教学法,数学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让数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就某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进行交流,以此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些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转变传统教学的枯燥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改善评价机制

高中学生十分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实施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有直接的影响。情感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仔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兴趣以及认知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予以评价。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实施的教学评价应当以鼓励和赞美为主。譬如,对于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最终的答案并不正确,但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尽量先表扬学生勇于回答的精神,然后再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并且和学生一起讨论正确的解决方式。这样的教学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错误并改正错误,学习就会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会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受教学时间、实施方法、教师理论知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情感教育缺乏的问题,学生学习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厌学等各种不良心理。高效教学视角下,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关注学生情感,根据情感教育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从而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法情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