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农耕文化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增强学生获得感*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农耕高职生基础

叶 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在其中寻找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气神”。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生完成自我认知、完善其人格的课程。将农耕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探寻合适的切入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种尝试,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一、农耕文化与高职“基础”课学生获得感的内涵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形态与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物质文化形态包含农业生产工具、水利工程、农产品、饮食、衣饰等实体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形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非实体文化形态:第一,“天、地、人和谐共生”和遵循、利用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第二,以“和为贵”、“民本”为代表的价值观念;第三,勇敢勤劳、开拓进取、守望相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第四,蚕桑缫丝技术、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技艺;第五,民间年画、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第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涉农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第七,农事活动、农事节日和农事习俗等民俗文化。

(二)获得感与高职“基础”课学生获得感的内涵

“获得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收获更多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它是指人民群众在收获物质精神利益后,所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高职“基础”课学生获得感,是指全体高职大学生通过“基础”课的学习,收获精神利益,满足了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而产生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精神获得与高职“基础”课教学目标对应,可具体化为“知”、“情”、“意”、“行”几个层面的获得:既包含“知”的获得,即知识、理论、思维方法的获得,也包含“情”的感悟,即情感、信仰、价值观的获得,还包含“意”和“行”的养成,即心理、行为的获得。

二、农耕文化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增强学生获得感

(一)以农耕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拓展学生的“知”之“得”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政课,要在“三性一力”上下功夫,即“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学生学习知识、理论和方法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生成获得感?只有当这种知识、理论关照现实,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人生、未来的工作能够产生“有用之用”之时。

高职学生的获得感在“知”的层面,表现为“学有所得”,即增进知识、获得方法,提升能力,进而“学有所用”从而产生“感”。

农耕文化蕴含朴素的自然观、哲学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就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三才”理论。它把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天、地、人”视为一个相互联动的有机整体,是宇宙构成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不是对抗,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所以,要“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强调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从总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偏多,他们大多缺少辩证思维方式与人文素养,易形成思维定势。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思维方式引入高职“基础”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一方面可以克服单一的思维局限,激发想象力和创新力,使专业技术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树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思维。同时,农耕文化有着“重亲情,尚伦理”的传统,蕴含“以孝为先,礼治为本”的道德观。现在的高职学生在亲情传统上有淡化的趋向,对道德理论掌握甚少,不易形成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让学生了解“孝老爱亲、安土重迁、慎终追远”的来源,认识“守则”内涵及与现代家庭幸福的关系,有助于其形成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认识水平。此外,将农耕文化融入教学,也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天文、地理、文学等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味。

(二)以农耕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培育学生“情”之“感”和“意”之“强”

高职学生的获得感体现在“情”的层面,表现为“情有所感”,即增进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进而产生“感”。第一,随社会阅历的增长,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所增强,但是,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还不够稳定和理性。农耕文化教育可以增进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体认,激发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趋于理性、稳定而持久。农耕文化尤其重视土地和家园,自从神农氏“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结束了游牧生活之后,人们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安土重迁。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和多年的外族入侵,古代先民表现出无所畏惧、勇于抗争、开拓进取、守望相助、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渐激发出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追溯中华民族起源,让学生认识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归属感;惊叹于先民的勤劳、智慧、勇敢、力量以及创造出的伟大的文化遗产,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为民族精神激励而产生持久、稳定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可以增进对“孝老爱亲”道德与“和谐”、“自由”、“有序”、“天下为公”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少高职生过于强调个人的努力奋斗,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培育亲情伦理,使这种关系成为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推广开来,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农耕文化“和谐”思想,以“命运共同体”视角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高职学生的获得感体现在“意”的层面,表现为“意有所强”,即行为选择的坚定性。高职生的意志力普遍较为薄弱,在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时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在选择道德行为时,特别容易受自身情绪、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而摇摆不定。这是导致高职生“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使人们养成了集体合作、相互依存的习惯。这就是集体主义道德观的来源,在集体劳作中,更容易约束个人的道德行为,养成团结、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自制、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此外,还可从古代英雄人物身上获得力量,从先民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获得启发。农耕文化中的英雄都具有坚强的道德品质,可以激发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动力。先民经历了累世不绝的水旱灾害,锤炼了忍受痛苦的能力,形成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从中可以获得如何锻炼意志的方法。

(三)以“知、情、意”的统一实现学生的“行”之“愿”

学生“知”之“得”、“情”之“感”与“意”之“强”,三者的统一要落实和体现于学生的“行”之“愿”上面,即“行”之“愿”是“知识的获得、情感的激发与感化、意志的强化”整合、外化结果。

学生的“行”之“愿”是指主动参与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坚定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生自身文化素养较低,加之农耕文化产生的时间久远,而且受工业文化等多元文化冲击、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很少有高职生愿意主动去了解一个久远的艺术形式或者即将消失的农事习俗或手工技艺,更不要说去探究这个文化元素背后蕴含的理念和精神。越是出现这种情况,越是需要坚定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层次,且具有“无限发展性”。人们总是通过实践活动满足现有需要,进而发展新需要的。因而,高职生对文化的需要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优秀农耕文化的需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农耕高职生基础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不等式”基础巩固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整式”基础巩固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