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童年烧窑子

2019-01-15宋振东

农家参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烧窑土块豆角

宋振东

所谓烧窑子,源于几十年前我国有的农村地区人们下地拔草干活儿时,在地里就地取材,用土块临时垒起的一种烧地瓜、土豆、花生、毛豆角等食物用的土灶,乡下人俗称烧窑子。有的地方也叫捂窑子、焖窑子、敲土窑等。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在乡下农村读书时,每年秋天的节假日放假休息,帮助大人下地干农活儿收地瓜、土豆、花生、黄豆等农作物时饿了,就经常烧窑子充饥。

烧窑子之前,要先垒窑子,垒土窑子可是一门技术活儿。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尽量在地面比较干燥的地方,垒窑子用的土块要干要大,土质要好,这样土块烧红后容易打碎。之后在地面上挖一个圆形的小土坑,侧面要留有烧火门,注意烧火门要迎着风,否则,烧火门留错了,既不好烧火,浓烟还呛人。在土坑的边沿用土块分层往上垒,垒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细致小心,防止塌方,让土块一个压着一个,一圈一圈地往上垒,越往上垒圈越小,呈圆锥形状,最后在顶部留有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口,用来冒烟和投放食物时用,这样一个简易的土窑子就算垒成了。

然后,在附近树林子里找来一堆枯枝落叶,点火在窑子内进行燃烧,越烧窑堂里越热,一般来说,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最后把垒窑子用的土块烧得通红,窑底也积存了一些热炭灰,这样就可以捂窑子了。把事先准备好的地瓜、土豆等从窑子顶部预留的洞口投到窑子里面去,要边放地瓜、土豆边拨拉炭灰,让炭灰把地瓜、土豆全部均匀地覆盖住,这样烧出来的食物才好吃,不会半生不熟。最后将烧红的垒窑土块全部推倒捂在地瓜、土豆上,外面再撒上一层细沙土,锁住热气,把地瓜、土豆捂得严严实实,让食物在窑子里面充分吸收炭火的热量慢慢焖熟。

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焖焐后,窑子里面的食物就被焖熟了,扒开上面的灰土,就会看到黑乎乎的地瓜、土豆,拿起一块地瓜,一股草木烧烤味道扑鼻而来,扒掉焦皮,露出里面金黄色的食物,迫不及待地咬一口,香喷喷甜绵柔软,沁人心脾,好吃至极。不仅有一种烧烤的味道,同时还有一股新鲜农产品的清香。烧出来的味道,那可是美味中的美味,极品中的极品呀!

不过,在烧窑子时,地瓜、土豆和花生、毛豆角等一定要分开烧,千万不能混在一块,因为有的用火时间长,有的用火时间短,如果混在一块烧,就会发生地瓜、土豆半生不熟,花生、毛豆角烧成焦煳的问题,烧窑子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现在40多年过去了,那段穷并快乐着的岁月,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烧窑土块豆角
驼背伍烧窑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贼的藏身术
最后的砖窑
词语对对碰
氤氲豆角香
最后的砖窑
难忘新年窑鸡乐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