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2019-01-15陈樟楠
陈樟楠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63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在产教融合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职业院校校长作为主要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要转变思想,提升领导力,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产教融合内涵及要求
产教融合是指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依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依托专业服务产业,形成产业与专业密切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具有互利互惠、持续创新、促进就业的特点。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正逐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推动人才需求的转型。学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必须从过去的简单的、单一的合作走向更有深度的融合,职业院校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逐渐从合作走向融合,形成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具有共生型组织的互为主体性、整体多利性、柔韧灵活性、效率协同性四个特征及要求。
互为主体性。职业院校和企业不再有主客体关系,而是“双主体”育人模式,其特点是把企业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3],在既定的目标下,职业院校和企业根据价值创造过程进行重构,整合校企资源、合理分工协作,凝心聚力谋发展,共同应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整体多利性。通过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相互激发、高效互动,产生出更多的价值,给各自带来了超出各自原有能力所创造的价值,并在人才培养各个方面获得发展,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格局。
柔韧灵活性。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专门的工作组织,简化管理层级和流程,充分授权,让组织更灵活和敏捷,拥有更多自主发展空间;职业院校和企业都能展示出更大合作与互动,让工作更加高效、更加快捷响应需求的变化。
效率协同性。职业院校和企业要保留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分工、分权、分利”的基础上,通资源整合、共享与使用,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外部环境,实现内外部的良好互动与协同发展,内外部效率均获得整体提升。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要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确保发展战略得到有效执行、教职员工相互信任与协作,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路者,校长的魅力可以辐射为学校发展的魅力,校长的个性反应着学校发展的个性[4]。如何有效发挥校长的核心领导作用,正确理解、努力提升校长领导力最为关键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校长要有较强的领导力,成为懂政治的教育行家、懂市场的内部管家、懂业务的理论专家,具体可以从前瞻力、感召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五力去提升和努力。
前瞻力。要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职业院校校长应当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宽阔的视野,包括对国际国内事件的关注、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深入理解、对流行思潮的把握、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通过对社会、经济、政策、技术、教育等发展趋势的研判,继承学校已有的历史底蕴,学习现代办学管理方式,以学校发展现实为基础,凝练出学校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科学愿景,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工作思路,并通过科学愿景的制定、宣传,带领全校师生朝既定的方向努力,并固化为学校发展的有效牵引力。
感召力。职业院校校长作为学校行政事务最高指挥者,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深化办学机制和教学管理改革,充分激活教职工干事业的动力。要求职业院校校长必须要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敢于亮剑、迎难而上、勇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职业院校校长要有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功底,也要具有教育家的胸怀和坚定的意志,在实践中形成鲜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和高度的自信,不满足于现状、乐于挑战,对职业教育充满激情,积极工作、无私奉献,才能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爱戴和尊敬,才能凝聚和带领教职员工去开创职业教育事业的良好局面。
影响力。要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实现学校的愿景,职业院校校长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调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行业企业资源进行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助力行业企业发展,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共创共生,形成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加强职员工学习和理解职业教育政策和学校发展规划,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待遇,逐步满足教职员工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广大教职员工在物质层面上相对富足,在精神层面上享有幸福感,激发教职员工投身教育事业的最强内发力。
决断力。职业院校校长作为行政负责人,具有很大的建议权、话语权、拟订权,是重大决策主要的、重要的参与者,职业院校校长的思想和行为关乎决策走向、方向及偏好,因此必须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善于利用各种决策理论、决策方法和决策工具[5];还要有预见、评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与能力,能够组织各类资源,有效解决日常管理中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的权益,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院校校长要善于整合资源,用系统论的观点着力于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通过整合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使职业院校校长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格局。
控制力。在产教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校长应着力推行《大学章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的制度与执行,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制度意识,让制度育人、制度管人,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职业院校校长要根据学校自身历史积淀、办学理念、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行业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去培育优质基因,塑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通过文化的传播、传承,让学校文化植根于教师、学生心中,内化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价值观,彰显出独特的气质,营造勇于改革创新、彼此信任、尊重合作、注重学习、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校长领导力提升路径
自助活动。职业院校校长自身素质提升最重要的是自我驾驭,自我驾驭是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有机统一,首要环节是对自身潜能的开发与利用。职业院校校长能过测评、自省、对标学习等方法,发展自身需要提升的地方,然后自觉采取行动来学习和实践,这个过程就是自助活动。自助活动包括知识技能学习和工作实践,两者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职业院校校长如果能够通过自助活动发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短板,通过自觉学习并学以致用,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从而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中有所作为。
发展型活动。发展型活动包括任务学习、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等方式。任务学习是职业院校校长工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强化某一方面的工作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经验与感悟,实施任务学习的关键在于任务的选择必须来源于重难点工作,通过攻坚克难的过程提高职业院校校长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岗位轮换和挂职锻炼要由职业院校的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可以在职业院校间进行轮换,更好的方式是在高院院校、政府部门、企业间进行轮换或挂职锻炼,可以拓宽职业院校校长的视野、丰富其工作实践和阅历,拥有跨界的思维。
正式培训。正式培训是基于培训需求而开展的系统性、集中性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理论面授、研讨式学习、体验式培训,也可以采用当下最流行和有效的行动学习,如以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课题为主线、以战略解码和领导力提升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行动学习训练营。培训方式选择应坚持灵活多样原则,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在内容设计上,应做到“宽、新、实”,即知识面要宽,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高校校长培训,要融入企业的领导力、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专业培训;教学内容要新,能够反映职业教育、行业企业、社会经济的新政策、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和新趋势;讲求实效,就是要结合并聚焦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新问题进行培训、研讨和学习。
总结与展望
职业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产教融合大有可为。职业院校校长作为改革的领头人、创新的驱动者,肩负着改革与发展的重任,承载着师生的殷切期望,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才能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所作为。对职业院校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待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加强研究与实践,总结成功经验,以形成更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