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岗精神的实质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研究*

2019-01-15吴小卉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小岗村弘扬精神

吴小卉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安徽 池州 247000)

1978年,在农村经济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小岗村的农民对农村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实行大包干的责任制形式,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而且在改革中孕育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岗精神”。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起源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小岗人不畏险阻,勇于创新,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这种“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岗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信心,也对全国农村改革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善于总结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在小岗农村改革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精神——小岗精神,要深入研究其实质内涵,研究其时代意义,让小岗精神在新时代农村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小岗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小岗精神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加上连续自然灾害,农民一度陷入贫困,饥饿问题成为困扰农民的一个大问题。据资料记载,1973年-1976年期间,小岗村全年人均口粮仅200斤左右,年人均收入甚至时常不足30元,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可以说窘迫的生活现状催生了改革的发生。在这种背景下,1978年冬,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改变生存现状,敢于冲破思想的束缚,发扬“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率先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大包干这种责任制形式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小岗村因改革而发生巨大的变化。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生产就取得了大丰收,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温饱问题,摘去了逃荒要饭的帽子,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小岗村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以此为起点,从小岗到全省,从安徽到全国,中国农村迈出了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

二、小岗精神的实质内涵

纵观人类发展,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鼓舞与推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小岗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历经40年的时代变迁,其实质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小岗村农村改革是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由村民发起的,在当时思想极“左”的情况下,“包干、单干、自由化”等方式是严重违反社会主流趋势的,是绝对不被允许的。[1]即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小岗人为了改变生存现状,仍然没有放弃进行改革的尝试,18户村民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责任制的改革。正是小岗村的改革,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大潮。小岗村的改革实践向世人证明,要想开创伟大的事业,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有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

回望1978年小岗村开启的农业生产形式的改革,他们敢于突破思想上的束缚,打破了自1958年就已开始实行的人民公社“大锅饭”制度。安徽省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农村推行符合农村实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实事求是的具体表现。实行改革后,小岗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一些困难。变化发展的现实情况,需要小岗人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新时代,小岗人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小岗村的改革历程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明晰改革思路,勇于变革,大胆革新。

(三)牢记宗旨、心中有民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在小岗村解决温饱问题、迈向致富的道路上,始终离不开我们共产党人的身影。小岗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一些领导干部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名利、不计个人进退的奉献精神。[2]比如当时在安徽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在看到安徽农民的生活现状时,就毅然决定要改善农民的生活。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极支持实行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正是由于万里等省委、市委、县委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革才得以成功。再比如2004年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沈浩。在小岗工作期间,他始终牢记宗旨、为党为民、扎根基层、锐意改革,带领村民探索出“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总体战略[3],使小岗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书写了小岗精神的时代篇章。

(四)以人民为中心、尊重民意的民本精神

小岗村18户农民自觉发起的改革充分说明,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人民的需求来制定政策、规划,充分尊重民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当时的政策背景下,如果没有时任凤阳县委书记的陈庭元等县委领导的支持,没有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为“大包干”上户口,没有万里等安徽省委领导的热情支持,没有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改革的前途亦未可知。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和改革攻坚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听取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唯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取得成功。

三、弘扬小岗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改革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小岗精神,是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宣传、弘扬小岗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弘扬小岗精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脱贫攻坚,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为今后的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未来2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而事实告诉我们,现阶段脱贫攻坚的难度相较于前期会更大,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更加繁重艰巨。因此,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小岗精神,发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彻底解决脱贫道路上的困难,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弘扬小岗精神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底蕴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在农村改革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小岗精神,是推动小岗村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5]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底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力量。新时代弘扬小岗精神,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三)弘扬小岗精神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选择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彻底的人民性。98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不渝地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心中有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善于将实践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经验加以概括、总结,上升到政策的高度,用以指导实践。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小岗精神,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98年光辉历程,不难发现精神的力量曾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精神力量的推动,在物质力量匮乏的年代,我们党才能战胜难以计数的困难,发展了,壮大了,取得了胜利,走到今天。新时代的改革依然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小岗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所包含的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了新的诠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用客观、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岗精神的实质内涵、时代意义和价值,做小岗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猜你喜欢

小岗村弘扬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拿出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