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
2019-01-15王双
王 双
(泰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网络打开了大学生内心新世界的大门,同时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广阔舞台。网络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家长、学校、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
一、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代,精力旺盛、追求刺激、喜欢尝试一切新鲜事物、注重自我形象,但是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简单、缺少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较为片面,对于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不能理性处理,容易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一)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波动大
现今大学生大多是在父母溺爱下成长,娇生惯养是普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自立能力不足同时还缺少自控能力,可以说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是顺风顺水,所以在面对挫折、生活压力时,心理素质薄弱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开始逐步接触社会,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刺激,大学生因为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级性,可能前一秒精神还高度振奋后一秒就变低沉,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这些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中。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生活,远离家乡独自求学会感觉孤独,难以适应新生活这就容易造成情绪波动较大。大二到大四学生情绪波动更为明显,随着对学校环境不断了解、不断和身边其他同学深入交往,这个时候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处理人际关系冲突等复杂情况加上对自身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会产生较大情绪波动,会出现挫败感、自我怀疑等常见问题[1]。
(二)思想活跃有逆反心理
多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现自己,不喜欢被家长、老师管教束缚。大学生思想观念处在形成阶段,能很快接纳新鲜事物,同时渴望打破传统,经常想要挑战家长、老师的底线,由于逆反心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拒绝任何说教,渴望外界关心却又向往自由,心思灵活且反应迅速,这时网络就可以满足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网络的神秘性、资源共享性、自由性、平等性等等优势,让大学生可以抛开现实压抑的烦恼,伪装自己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有了可以表达自己观点、思想的平台,满足自身虚幻感情、理想需求、虚荣心,尽情释放宣泄压抑情绪[2]。
二、分析网络带给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搜集信息、情感交流、释放自我的重要方式,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之发达、便利对大学生成长有利有弊。
(一)网络积极作用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大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网络世界提供给大学生新知识来源,日常生活中,想要搜集一些资料时,大学生最先想到上网查找。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提供给大学生先进学习工具。网络时代充实了大学生生活、开阔大学生眼界、开放思想、活跃思维、节省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二)网络弊端
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容易在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产生高度依赖性,缺乏正常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脱节,还有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长久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锻炼致使身体机能下降,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网络世界还存在一些消极、不健康内容,有一部分品性恶劣的人,如果大学生此时不能持有正确价值观念,在不法分子诱导下很容易误入歧途,断送大好前程。
三、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创新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有着独到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学校应综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措施。
(一)科学综合教育资源
学校应积极寻找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方法,帮助学生适应现实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长期关注。将多种教育资源进行综合,取长补短、相互辅佐。网络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例如在校内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方便教师与学生在虚拟平台交流沟通,通过网络交流方式,可以避免造成学生面对老师时紧张、羞涩、难以启齿的尴尬状况,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3]。
(二)创造良好校园环境
打造校园良好自然环境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大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可以放松心情、增加愉悦感、充满正能量。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校外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校外活动,比如植树节组织学生去野外种植树木,可以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精神、锻炼学生毅力、提高动手能力。在种植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