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忍”与“和”
2019-01-15陶婧
陶 婧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一、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指坚韧,忍耐,是面他人或大义得坚韧,持重和以退为进,主要包括事功之忍,人道之忍,家国之忍。
事功之忍。大唐宰相娄师德教弟唾面自干[1],以娄师德当日风光,就算张扬显德,依旧能图个贤德诤臣,并且更能彰显忠义有功之臣正义风采:教弟宽和忍耐,我相信此言之中,为臣道之谦卑必居其次,他真正更为关心的不是守攻保名,应该是合家安宁。非家国敌患之分,藏其锋芒,历史上或许少以一个以正衬反的故事,却多了当事人的一份两全与无恙。
仁道之忍。如汉代周亚夫不但不责骂下属兵将后院嬉闹打扰休息反而与他们同乐;如古代官员某人不嫌弃下属醉酒呕吐在车上,旁人说他纵容下属时,他反而说醉酒而已,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一定,他想的不是张扬美德,更不是聚拢人心,他所想的,只是根据常态人情,给下属留一条吃饭的路,给他一次机会,更或许,他平日与下述人品的私交足以证明下属功勋人格美矣,故受之无愧。在美德的路上,给的,不必恋己若狂,因为你做的,只是真正符歌人情之事,理所应当;受的,无需敬意涕零,心怀感恩,改过就好;看的,不必感叹太多,只需做到就好,人情公平,美德自然,敬而生畏,畏而生反;伏而侍宠,侍宠生骄。
家国之忍。国之忍,不是大明王朝供赐贸易的面子文化,而是南唐词帝维保江南不受涂毒开城献国的慈悲与勇气;不是大宋二帝面对北国耻辱在渐渐适应折磨中得过且过,不是赵构南迁的纸醉金迷,而是司马懿面对诸葛送来妇女衣裙一笑而过的镇定[2],而是楚王项羽乌江自刎承受天下是非议论还天下一个太平的勇气与决心。家之忍,不是古代妻妾和谐的强颜欢笑,而是如斯人宽宏,妻子欲使奴婢污朝服而测试,结果他轻轻一笑反而关心侍奉之人的手有没有烫伤,真正是否宽宏至此且当别论,但我相信,既然他的妻子敢以玷污朝服这种方法来测试他的品质,必然此人夫妻恩爱,给妻子安全感一定到位,人皆有情,有情自伤,得不到安全感的人,敢否真性?
二、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是指持中,实现人与人,之间或者社会和谐。《中庸》有言“和者,天下之达道”。[3]
心性之和。在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令我震撼良久的话“君子乐贫,达人知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深受有感,能够引导一个人穷且益坚的,或许不是对“穷且益坚”的执着与诠释,更不是对“乐”的修养,而是“君子知命”,是一份超然而不超脱的自信或忘我,一份俯瞰而毅然置身其中的责任感。文王被困羡里,家国之思怎可有乐?然其作周易忘乎身心更超乎刑狱,愤而后启,启而忘我,忘我后静。
人事之和。王曾曾经说过,能喝三斗醇醋的人,才能做宰相,此言除了说明做大事者必当极力忍受一切,除了人生领域平衡之道外,又何不是一种自然和谐之道呢?关于对古之成大事者的好评,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殚精竭虑,心力交瘁”,人既生之,既为益,又何能避利,人而思之,各有不同,既有不同,何以避异?利异不免,安有真正淘淘如乐,和阖如一?
家国之和。家之和,主孝事,笑而有敬,敬而有己。孝与亲,本是一种流淌在每个人血脉中的自然本性。然而二十四孝的礼章,贯穿中华历史夜空,黎明而平稳的延续着“大体”的孝——伏笔,古今大浪尾端不尽的质疑,《红楼梦》中有一语“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纵然这句话不能囊括全部所有的现像,覆盖所有的亮点,符合自然的本性,然而这种本能对本性的逆反,却足以说明,当一种实质的道理被神化的不再符合实际时,必将理所当然的,牺牲没有时间与意识真正思考的无辜多数。申生,尹伯奇至孝,却被后母所害。亲慈子孝,度事有情方可构成成熟的中华孝爱。国有利,无战是共存最好的环境。存在未必有理,但存在一定有因。因为一个国家要注重的,是事关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生存,献帝禅让,是看破内部战争对人民巨大的破坏;澶渊之盟,性质不同于清未求和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注重的更是为百姓生存而免逞一时之快。
三、如何处理好当代社会中的“忍”与“和”
以人为本,义利并重。人是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元素,人的生存与生活是整个社会原则不断调整与完善的依据,人的生存和生活锁面对的状况是复杂的,因此。以人为本,义利并重是处理好新时期忍与和的基础。
张弛有度,和谐为先。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一个度,处理好当代社会中忍与和也一样,要注重目标性与灵活性并重。
注重大局,正义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是身国同构,家国同构的,注重大局与正义性,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现实的必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