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适龄青年结婚高彩礼现象调查研究

2019-01-15尚志祥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彩礼婚姻

尚志祥 余 丹

(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农村婚姻市场的稳定是基层农村地区的重中之重。保障农民群众的婚姻权益是法律的保护范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工作内容。安全有序的农村婚姻市场是稳定基层农村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的润滑剂。让每一位农民都能组建独立的家庭不仅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更是实现国家基层农村地区自治的保障。目前基层农村地区的的婚姻市场是紊乱的、无序的,缺乏党和政府的管理,使得农民群众的婚姻成本呈几何数倍式的增加,这个问题给党和政府以及农民群众带来的困扰值得学者们研究和解决。

一、农村婚姻市场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婚姻市场的实际情况,笔者专门对河南省长垣县尚占村的男性适龄青年做了实地调查问卷,主要对男性适龄青年进行访谈式调查和问卷调查。

数据上看,尚占村男性适龄青年的结婚成本呈现的是不断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在尚占村适龄青年人数约有30人。已经结婚的有11人。本次有效填写问卷的有11人,有效参与访谈的有20人。从结婚的年份上看,每年结婚人数不到两人,而且结婚青年的年龄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在18岁以后成婚的,而且可以根据学历看出,是在辍学后外出务工几年之后,在资金上有所积累之后,才准备结婚。同时,结婚的成本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的,尤其是2015年以后,农村结婚的成本提高了两倍不止,而且生活地点由农村逐渐转向了县城。生活方式也与传统的农村家庭有了新的变化,新结婚的夫妇生活方式更接近城市居民。样本所在的尚占村仍有半数以上的适龄青年尚未婚配,这里面有多重因素。同时,本次样本尚占村适龄青年的婚姻状况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关于农村地区婚姻市场紊乱而出现高彩礼现象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农村地区的婚姻市场中高彩礼现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农村婚姻市场高彩礼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调

根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男性适龄青年比女性适龄青年多出了三千万人。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可能会有近三千万的男性打光棍。这是个非常严峻的人口问题。男女比例失调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这项国策使得自然的人口增长规律被行政政策强行干预,人口学的理论被忽视。这就造成了人口基数上的男女比例失调。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能执行的颇为严格,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封建思想残余较为深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农民在面对严格的政策时,往往倾向要男孩不要女孩,甚至有的家庭会抛弃刚出生的女婴,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女婴死亡率很高,而男婴生存率偏高,从数量上男性就超过了女性。这是行政政策带来的深远后果。男多女少,就使得婚姻市场变成了女性掌握市场议价权的一方,婚姻市场成为卖方市场,这是农村地区男性适龄青年结婚成本不断提高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婚姻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

现代的农村婚姻的促成主要依赖于媒人和亲友的介绍。而婚姻的成败又主要取决于女方的同意与否。适龄男性为了取悦女方,往往很舍得花钱,不顾成本的投入,只为了让女方认可自己,这无形中造成了物质上的浪费。这其中缺乏中立性的市场监管,使得婚姻市场变得紊乱。党和政府没有发挥中间人和监管人的角色。在古代的中国,适龄青年的婚姻通常是两个家族的重要的事,往往是通过双方协商,并且有官府专门负责婚丧事务的官员或者小吏从中协调,担任监管的角色。农村的婚丧之事,基层政府没有纳入工作范围之内,同时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农村婚姻市场成了绝对的自由市场,最终适龄女性由于数量上的垄断优势占了上风,掌握了农村婚姻市场的决定权和主导权。事实证明,在农村地区,一个适龄男性青年若想成婚,就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否则只能成为单身,而且是无限期的单身。婚姻市场的供不应求自然抬高了男性适龄青年的结婚成本。

(三)农村不良风气有所滋生

基层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大多在中学及以下,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简单粗暴,而且羊群效应在农村极为明显。攀比之风如狂风暴雨般席卷整个农村地区,拜金主义成为了农村的主流思想。农民群众在婚姻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对方家庭的物质条件,嫌贫爱富的思想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首先看对方的财富是否和自己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农村,“面子”是最为重要的,为了自己的面子,有的人会不惜与自己的亲友翻脸。在农村婚姻问题上更是如此,婚礼的互相攀比带来的铺张浪费所带来的影响十分恶略,它破坏了农民原有的淳朴的生活作风,影响了农民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农村地区结婚高彩礼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全面放开生育

计划生育政策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产生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在此不再阐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危机,全面放开生育是势在必行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截值2018年,中国已经实行了“全面二胎”的生育政策,这是对计划政策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存在于中国历史上近四十年的计划生育委员会这一机构已经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而消失进入了历史的角落。我国在人口生育政策方面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鼓励民众生育的政策。扩大婚姻市场的供给有助于解决农村地区结婚难、结婚贵的难题。这是从长远的视角考虑解决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调的长久之计。

(二)党和政府加强对婚姻市场的干预

基层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是党的重要拥趸。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国家在农村地区的政策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基层农村地区的党和政府要积极进入农村婚姻市场,充当监管人的角色,协调婚姻市场男女双方的正当权益,要避免农村婚姻市场进入“市场失灵”和趋于垄断的局面。让婚姻市场纳入政府的工作范畴中,将解决农民的婚姻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主动进入婚姻市场将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有利于农民的,有利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有助于构建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

(三)加强思想宣传和动员

党和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思想宣传,呼吁群众抵制攀比风,杜绝铺张浪费。要积极引导农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农村地区产生的不良风气,党和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针对性的解决。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思想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党的积极思想走入农村,走到农民群众身边来,让农民学习优秀的精神和文化,培养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和远离不良文化。要让党的思想和精神贯彻到农村基层和农民身上去。这就要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作用,要树立模范,让群众向模范学习,向优秀者看齐,向党靠拢。纠正农村地区的歪风邪气,打造干净清爽的精神文明,有助于农村婚姻市场趋于理性,有助于解决农民结婚难的问题。

四、结论

农村婚姻市场高彩礼的问题在农村存在的十分普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个苗头要掐住,要深入研究农村婚姻市场紊乱的根源,分析农村婚姻市场的本质,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幸福感,有助于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彩礼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依托新媒体平台探索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途径
走近内心走向爱
我,结婚不要彩礼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
天价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