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王 婷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00)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资源的来源和丰富程度,现代教育在“互联网+”战略计划的推动下形成了更为开放的教育模式,师生间联系更为紧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逐步普及,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短时间内被接受,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上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应当得到广大同仁的关注和思考。

一、“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较传统网络教学更易于创新

传统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使用固定的教学模块和功能,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创新性设计,也无法满足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传统网络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没有相应的记录,在教学分析方面对教师的支持程度较低,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幅度有限。“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以上方面有较强的改善和优化,通过碎片化的模块重构和对教学过程细化的记录与初步的分析,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

(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偏向于学生的需求,潜移默化中促使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将教师放置在引导者的位置,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课前对重点、难点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课后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使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

“互联网+”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成功将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数和所在地点、时间的限制抹除,不仅可以统一对数百、上千的学生进行教学,还可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登录学习,为学生提供从任意时间点进行重播学习的便利,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中断和续学不再困难,避免了学生因意外中断学习无法跟上后续学习而导致放弃的现象发生。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创建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优劣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环境、纪律维持主要依靠教师的把控,线上互联网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进行,通过对资源、情境、工具的利用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建更加适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二)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

根据传统网络教学效果可知,完全线上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过于强调和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经常因为缺乏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和督促而出现较高的弃学率和较低的考核通过率。若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改善其中问题,虽然采用混合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人数和教学地点,但教学效果优于完全的线上教学方式,更适合现代教育要求;且由于加入了线上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注重课前教学准备

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前准备时应当注意对线上教学部分和线下教学部分的分别和整合准备,线上部分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注意教学视频的时间和清晰度,教师在运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解过程中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和趣味性,所选取的教学资源应当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贴合;线下教学部分教师需要在师生交流与生生讨论合作的环节投入更多精力,注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效率,注重设计探究和讨论的题目和情境,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四)注重课后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学结束完成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上测试、课后作业情况进行教学评估,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助和提升,为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为学生创设独立的教学通关任务,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结束语

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得原本抽象、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在flash动画、影像资料等信息化教学资料的影响下,成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且教师可以利用此种教学模式,设立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的意识深植于学生心中,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