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1-15冯同旺
孙 兵 冯同旺
(1.江苏省东海县公路管理站,江苏 东海 222300;2.中共东海县委党校,江苏 东海 222300)
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本文通过深入乡镇村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针对东海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或意见,以期促进存在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目标,建成“强富美高”新东海。
一、东海县农村经济概况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世界水晶之都”、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037平方米,城市化率49.76%。地形东西长、南北短,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连绵,东部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东部主要稻米产区。全县有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1个镇、6个乡、2个街道、2个国营场,有行政村346个。东海县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左右,常年无霜期225天。境内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秋冬春少雨,夏雨集中,洪涝旱交替频繁。土地总面积2036.6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223.49平方千米(183.5万亩)。年产粮食百万吨、油料10万吨,实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六连冠,全县1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
二、当前东海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乡镇村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梳理,归纳起来东海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
由于农民对于“集体所有权”这一概念的理解仅限于感性的认识——并不是归我所有,因而既不敢放心使用土地,又不愿在土地上进行相应规模的投资,从而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了农民对于创收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加上由于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不少单位和机构理直气壮地对耕地进行滥征滥用。另外,与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是土地平均化和超小规模经营。东海县目前的土地经营方式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蜕变进化而来,虽然蜕变后农村经济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这种进化结果并没有使我县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脱离小户经营的状态。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状况不难发现,西方的农民早已不再像我县一样在整体上来说是贫困的代名词,相反却是富裕的象征。其中实行规模经营,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是基本原因之一。
(二)农村产业结构问题
且据调查,中小企业占农村企业的99%以上,相应地造成经营主体之间的关联度和集中度都比较低、分工不明、设置重复、经营的中间环节复杂,不能适销对路,供求脱节;技术含量不高,质量无保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再者,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不愿向蔬菜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经济为主的自然半自然经济在农村长期存在,而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成为了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阻碍。
(三)农村人力资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东海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的教育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受教育规模、年限、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农民综合素质不高,观念保守、视域狭窄,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2.92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字表明:东海县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还有17%为文盲。青年农民的素质高一些,但仍然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35%为文盲和半文盲。这组数字与东海县目前的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教育程度基本相符。
三、东海县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建议
从宏观布局来说,东海县目前应重点打造完善粮食、蔬菜、花卉、林果、养殖等“五大产业”。东南优质稻麦区。主要包括平明、张湾、房山、安峰等乡镇,气候温润、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农业灌溉水源充足,沟渠路配套,土壤以砂姜黑土、淤土、黑土等土种为主,肥力中等偏上,主要种植模式为稻—麦,水稻单产650公斤/亩左右,小麦单产500公斤/亩左右。
东北特色瓜菜区。主要包括石榴、青湖、黄川、驼峰、白塔埠等乡镇,气候温润、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农业灌溉水源充足,沟渠路配套。土壤主要为黄土、板土、黄沙土、砂姜黑土、白浆土等土种,肥力中等偏上,主要种植模式为稻—麦以及设施栽培西红柿、西甜瓜、草莓、蔬菜等。
北部经济林果区。主要包括石梁河、李埝、温泉等乡镇,多为丘岭岗坡,气候温润,降水易流失,土壤为白浆土、包浆土、岭砂土等土种,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较低,农业灌溉水源缺乏,沟渠路配套难度大,适合栽植经济林果,主要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小麦-甘薯。
西部规模养殖区。主要包括李埝林场、山左口、桃林、双店、洪庄、石湖等乡镇,多为丘岭岗坡,气候温润,降水易流失,土壤主要为白浆土、包浆土、岭砂土、岗黑土等土种,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较低,农业灌溉水源缺乏,沟渠路配套难度大,主要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小麦—甘薯,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了饲料来源。
从具体举措来说,东海县作为全国知名农业大县,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协调快速发展。
(一)力推供给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提质增效
1.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西部高效农业集聚区、东部稻麦连片种植区,新增高效农业4万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重塑东海大米、黄川草莓等品牌,建设3万亩稻米标准化产业园,培育黄川省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出台农业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20亿元。销售营销东海农产品公用品牌,推进品牌认证和基地建设,申报“三品一标”品牌40个以上。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等工程,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实施大型灌区改造、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加快城北自来水厂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机具。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家庭农场50户、合作组织50家。以绿色、生态、文明为导向,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认真防治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以上,成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延伸、壮大畜禽养殖产业链条,生猪、三禽饲养量分别达150万头、2500万羽,全年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00个,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个,畜禽免疫确保应免尽免。
3.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试点工作,申报国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扫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互联网+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有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
(二)狠抓送技能下乡,培养产业工人助力产业兴农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城镇居民、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开发,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形成稳固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将家庭农场与旅游经济相结合,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釆摘于一体的家庭农场观光带。
2.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十有”园区创建,引导园区在产业分工和品种布局上挖掘特色、突出专长、打造一批精品农业园区。各个乡镇确立1-2个主导现代农业产业的门类,按照“镇有特色园区、村有特色基地”要求,依托干线交通、信息集成、电商平台,促成镇村各级之间开发、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高效有序分工,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3.提升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5%,灌排工程配套完好率达到80%以上,旱涝保收农田和水土流失治理率超85%。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巩固和完善乡镇农技站科技队伍,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9%,信息覆盖率达6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55%以上。
(三)规划绿色生态圈,打造美丽乡村留住文明乡风
1.将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根植其中。要保护与改良农田生态系统,实施保护性耕作,大力开展秸秆还田,通过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扩大生物农药应用面积,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控制在425吨以下,农药使用强度达3.46,农作物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到66%以上。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控制化肥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40万亩次,使化肥施用强度逐年下降。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建立综合土壤数据库,全面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到2020年,无公害农产品提升到300个、绿色食品10个,三品产地提升到100个,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98.5%。
2.突出绿色低碳,共创生态家园。东海被誉为“百湖之县”,境内水体星罗棋布,县城区“一城三湖,两环相抱”,构成了城市建设的水韵基石。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保护自然山水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向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守生态红线,实施生态文明优先行动,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把东海的生态本底转化为发展优势。城市因水而灵动,塑造水景之灵秀,要全力打造“西双湖-玉带河-石安河”环城水系,持续优化以西双湖中堤为主轴、环湖为辐射带的生态型、休闲型、旅游型4A级风景区。做精做细玉带河送清水工程,拓展石安河滨水空间,倾力打造城市人水相依的灵动形象。扎实开展绿色东海建设,坚持以城市绿化为突破,瞄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力推进城市出入口、主干道沿线以及环城水系两侧绿化改造,提升城市干线道路绿化水平,塑造“绿色东海”印象。加大公园广场特别是街头景观建设,在主要路口设置花镜小品,同步推进单位、企业和居住区绿化,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景观,形成良好舒适的视觉冲击效果。
3.突出城乡统筹,推动全面发展。抢抓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机遇,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有序推进204国道、连徐客专等重点工程涉及的征地、房屋征收及建设等相关工作,确保年度完成农村路网提档升级95公里。按照“镇当城建”的思路,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重点打造安峰、桃林、白塔埠、青湖等重点中心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覆盖,吸引更多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聚集,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辐射和带动周边乡村。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扎实做好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农村危房改造三项工程,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3个,全面完成700户草危房改造任务,真正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缔造共同富裕梦,实施整县帮扶先富带动后富
1.坚持不懈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多途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西部丘陵山区,大多属中低产田,种粮产量和效益低,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林果特等致富产业,通过3-5年努力,力争使贫困农户人均达到1亩高效经济林园,或户均有一两项稳定增收项目。加快实施农田水利路综合治理,促进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着力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居民向中心村迁移。同时要以培训为手段,着力加强基层带头人能力建设,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科学种养殖水平。
2.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县为单位开发建设扶贫信息软件系统及手机APP,改变目前传统的信息上报方式,通过设置县、乡镇、村、组、农户等用户权限,定期填报信息,用大数据的理念管理各类扶贫信息,对建档立卡中存在的各类现象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年度脱贫、返贫情况,进行销号、调录,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依据。做好信息公开及宣传工作,让贫困户知道自己是受扶对象,知道自己应享受到的政策,让村民知道全村有多少贫困户、谁是贫困户,有多少贫困人口,哪些是扶贫对象,哪些是民政对象,怎么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等。加强兜底保障,不让一村一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3.实施重点片区扶贫开发。整合资源重点帮扶,争取各级财政等帮扶资金用于片区扶贫,坚持上下一心、共同作为。上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主动服务,特困特扶,确保扶贫资源有效传递到最贫困的对象。基层单位要从项目整合上做文章,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实处,用在刀刃。建立完善的项目监管制度,组成联合督查组,对项目开展建前、建中、建后督办检查,保证项目按照规定、按期实施到位。在严格落实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权限的同时,明确各级监管责任界线,防止推责诿过。
4.探索多形式扶贫开发。立足东海县贫困区域多为丘陵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可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积极推进休闲农业、森林旅游、库区旅游、湿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业态整合发展,注重重点景区的辐射和带动,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类主体投资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带动贫困户增收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扶贫到户力度,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开辟贫困户增收新渠道。按照国务院“互联网+”的要求,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四、结语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农业农村部有利于把过去分散的涉农项目和管理职责进行整合,有利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