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调研凤凰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
2019-01-15邓子念
邓子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传统需要焕发出新的光华,也就是要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①苗族银饰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银饰反映着苗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它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象征②。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情感、特有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活的体现,是苗族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传承与发展苗族银饰对发展当地经济与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凤凰苗族银饰发展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凤凰山江镇的村民及游客,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本团队采访了苗族博物馆馆长龙文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项目传承人麻茂庭、银匠师傅吴云表、黄茅坪村书记杨冬、凤凰苗族银饰锻制工作站匠人李和生、勾良村村民,同时参观了苗族博物馆,全程观看2018“六月六”苗族对歌节,为探寻凤凰苗族银饰的发展现状打下基础。
其一,凤凰苗族银饰整体发展呈良好趋势。
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调查者中喜欢穿戴苗族银饰的人占50.47%。苗族银匠方面,52.34%的人知晓麻茂庭师傅,31.78%的人知晓龙米谷师傅。苗族银饰种类方面,知晓苗族银饰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衣饰人的比例分别是81.31%、65.42%、55.14%、76.64%、64.49%。苗族银饰文化作用方面,73.83%的人认为苗族银饰作为民族标志能维系群体,46.73%的人认为苗族银饰作为民族崇拜物,能够凝聚子孙,38.32%的人认为苗族银饰作为婚嫁信物,与婚恋生活息息相关,14.02%的人认为苗族银饰作为一种器物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苗族银饰保护与传承方面,48.6%的人认为现状一般,33.64%的人认为现状很好,10.28%的人不清楚现状,7.48%的人认为现状很糟糕。此外,从受访者口中得知,自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凤凰山江民族文化保护区设立后,山江镇苗族银饰逐渐发展,近几年银饰销售总量逐年增加,银饰花样越来越多样化。总而言之,当前凤凰苗族银饰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
其二,凤凰苗族银饰传承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据调查问卷显示,在苗族手工银饰发展受限制的原因中,25.23%的人认为图腾比较单一,市场转型困难;34.58%的人认为来自银饰机器制作同行的冲击;34.58%的人认为难以满足当今时代潮流下消费者的需求;56.07%的人认为传承人思想保守及传承的途径受限,导致部分技艺失传;其他原因占13.08%。关于苗族银饰发展受限制的原因中,40.19%的人认为生产方式落后,未形成产业化;63.55%的人认为销售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34.58%的人认为传承机制不健全,缺乏连续性;40.19%的人认为缺乏政府的经济支持和引导。由此可见,凤凰苗族银饰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生产缺乏创新,市场转型困难;缺乏政府经济支持与引导,难以形成规模化与产业化;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不乐观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因素,有传承人坦言,仅靠打造银饰来维持生计,生活相对困难。银饰打造周期长,现当地人对银饰的需求量大不如从前,收入不佳。国家为保护各地评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另一方面是传承模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连续性。据采访得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通常是家族内部传承,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如果家族内没有人愿意传承苗族银饰,那么技艺就可能失传。大部分传承人受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得开发设计新款式与产品的销售管理。
二、凤凰苗族银饰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针对当前凤凰苗族银饰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调查问卷与采访内容等综合思考,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努力,抓好四个传承,从而实现凤凰苗族银饰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群众主体性传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苗族银饰的发展必须要依靠苗族人民的实践与努力。首先,苗族人民树立文化觉醒意识和苗族银饰传承意识。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生动表现和象征,忠实滴记录了苗族文化发展的进程,深含苗族传统文化精髓,原生态地反映着苗族的文化身份和特色,放射着苗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发展方式的神韵,体现出苗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③只有当苗族人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意识到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与重要价值时,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才能深入人心,外化于行。要实现苗族银饰的繁荣,就要提高银匠的民俗文化意识,还要重建苗族银饰与民众世界的活态互动关系。④为此,苗族银饰传承人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改变单一的家族传承模式,采取多样的传承模式,如招收女学徒等。其次,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调动群众发展苗族银饰的积极性。依托凤凰旅游业发展平台,打造凤凰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这就要求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加工生产方式与被动销售模式,建立新式生产与销售一体的经营方式,实现行业互助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发展以真银打造苗族银饰为主,银饰代用品为辅的文化产业,加强行业自律与群众监督、检举机制,实现苗族银饰的良性发展。通过挖掘苗族银饰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发展苗族银饰产业,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为传承和保护苗族银饰提供经济保障。
第二,创新性传承。对苗族银饰进行手工艺技术、设计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苗族银饰要成为生动、鲜活的传统民族艺术,与现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联系起来。⑤苗族银饰的锻制工艺流程复杂,银饰锻制师傅在长年经验积累中提升加工技巧,如錾刻、拉丝、抛光等工艺,要在保留苗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纹样、图案造型创新,赋予传统符号时代内涵。银饰锻制师傅之间进行互动与经验分享,激发创新灵感。苗族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祭祀辟邪、生理保护、婚嫁装饰、审美等功能,苗族银饰的设计需要突破本民族人民的生活需求,根据创作语境的需要将不同元素、信息容纳进一个确定的形态,让苗族银饰富有生命力。通过举行办苗族银饰创新设计大赛,从创作理念、图案造型、手工艺制作等方面来促进苗族银饰焕发新活力。如麻茂庭师傅联手珠宝设计师陈芷雅为行智集团打造的纪念品“行智skywalker莫比乌斯同心环”,通过锤痕打造出肌理寓纹样,表示岁月的痕迹,寓意春秋数载,初心不忘,以银为纪,同心相伴。
第三,政府导向性传承。政府从顶层设计上重视苗族银饰等苗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出台相关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给予经费支持,为苗族银饰的传承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当地政府可以适当地给予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项目传承人经济补助,促进苗族银饰技艺的传承。政府组织开展以苗族银饰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鼓励当地人在重要节庆活动中佩戴苗族银饰,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来展现苗族银饰的美,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如开展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六月六”苗族对歌节等。政府对苗族银饰的文物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托当地博物馆设立苗族银饰展区,派专业的讲解员向游客介绍苗族银饰的发展历史、功能特点、文化内涵等。此外,政府可以加强对苗族银饰产业的品牌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苗族银饰产业的发展。
第四,文化精英重点传承。重视银饰匠人及传承人的培养,打造苗族银饰发展精英团队,让苗族银饰走出苗族,走向世界。研究苗族银饰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苗族银饰相关的文化研究项目,为苗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经验与参考。当地学校组织学生们到苗族银饰传习所或是凤凰银饰锻制工作站等教育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在当地苗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学校定期邀请国家级苗族银饰锻造传承人或是研究苗族银饰的学者进校园进行讲座,播放苗族银饰相关的文化纪录片,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认可苗族文化,树立传承保护意识,同时挑选对苗族银饰制作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此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苗族银饰是宣传与传承苗族银饰的方法之一。现在已有团队拍摄了苗族银饰文化纪录片,可以把这些纪录片翻译成多种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育、西班牙语等,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苗族文化的魅力。
大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苗族银饰,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增长才干,而且在零距离接触苗族银饰的过程中领略到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的历史美感,在调查与采访中感受到苗族银饰匠人专注的工匠精神,苗族文化学者胸怀天下、谦虚严谨的人格魅力与无私奉献的大我精神,在调研的路上自觉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思考用所学知识为传承与发展苗族银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注 释 ]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 // cpc. people. com. cn/ n1/ 2017/1028/ c64094 - 29613660. html,2017-10-28.
②石群勇.凤凰山江苗族银饰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90-92.
③石群勇.凤凰山江苗族银饰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92.
④陈国玲.从民间工艺的特征探讨苗族银饰的传承与保护[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02):138.
⑤田爱华.论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创意与保护[J].民族论坛,2014(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