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国家宝藏》的审美意象、叙事创新与美育启示
2019-01-15邵珠春
邵珠春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277160;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博物馆文物因其展示特点的固定性使观众很难完全领略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单调的文字解说中观众与文物之间缺乏情感建立的基础,也找不到自身与文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只能感受到展览文物材料的珍贵或形象奇特以及认知的陌生化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传统的审美结构与文化内涵在历史与现代的文化差异中形成了无法逾越的认知屏障,传统文化的审美内蕴无法与观众建立有效的连接,加上新兴文化的冲击导致年轻人对这些文物失去了兴趣,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国家宝藏》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进行了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讲述,复活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审美精神。以现代化的舞台、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同当下流行的综艺类型相结合,又集流量明星、粉丝文化、传统与现代为一体,将博物馆中珍藏的国宝重器得以重现其前世今生,为观众呈现出一台美感与文化交织、传统与现代并存、娱乐与知识普及相得益彰的审美盛宴。使传统审美与文化重归现代人的视野,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更使博物馆美育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审美意象:《国家宝藏》的审美特征
《国家宝藏》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审美文化,建构了以文物为载体的国家审美符号,使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得以彰显,这些精神凝结在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教育理念中,彰显在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物化于以国宝文物为代表的器物中。《国家宝藏》使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猛然醒来,以崭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其集合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历史等为一身的表现形式,使整个节目形成了一个以国宝为中心的美育共同体,向观众诉说着国宝的前世今生,传递着国宝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品味,描绘出一幅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思想相互交融的审美图景,带给人无尽的美学享受。
《国家宝藏》的审美主要体现在它以综艺的形式构建了传统与当代相互连通的审美符号,这也是其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国家宝藏》的审美符号具有典型性,其审美特征有三:
一是体现在关大洲监制的配乐。中国式旋律的运用,以声音雄壮恢宏的“铜钦”作为开场,极具中国民族意象,《象王行》《风入松》《破阵乐》《明月引》《清平乐》《潜龙跃》《定风波》《满庭芳》《鹤冲天》《故园声》《少年游》等曲谱为《国家宝藏》构建了听觉意义上的审美符号,即以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旋律为表现形式,为观众在听觉上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象。
二是文物选择的典型性。如《国家宝藏》第一季第四集中的“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这种香囊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又代表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样式。无论是阴阳八卦,还是天圆地方的认知哲学,可见中国人对圆形的审美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中国传统的审美既与传统艺术息息相关,又和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紧密相连,这种审美符号往往是结合文学想象的审美意象,既包含传承至今的文物,又包含对这种文物背后故事与传奇的美好想象。
三是传统审美文化的典型性(线性审美)。如第一季第五集中的宋人摹本《洛神赋图》,既代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高度,又代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强大基因,其以线造型的审美特性和对人物形象的传神写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象征。在今天,包括曹植笔下的《洛神赋》,顾恺之笔下的《洛神赋图》(包含其历史时期的摹本),以及当代叶露盈笔下的《洛神赋》绘本,不断再现洛神这一审美符号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美学价值,这种传统审美符号的现代演绎,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洛神”形象穿越千年成为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神象征。这种审美文化借由《国家宝藏》这一舞台在当代社会得以强化与传播,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审美观念在青少年群体的传承和延续,这些传统的审美文化符号伴随《国家宝藏》的热播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重塑着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观与文化观。节目中类似的审美符号还有很多,如服装、舞蹈等形象的典型化、中国化,以及流量明星在节目中构建的审美形象,无不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基础之上,这些蕴含在历史中的审美哲学伴随《国家宝藏》声画同步的审美建构与传播,再一次走进当代观众的审美视野,为受众带来极富营养的美学大餐。
节目一改传统文博类节目的解说式叙事方式,将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戏剧化的手段、现代性的解读重新演绎,在节目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了博物馆美育的向前迈进。戏剧性的演出使文物从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成为沟通历史与当下的文化载体、审美符号,使观众在一眼万年的历史定格中感悟文物所承载的文化精髓,这也是《国家宝藏》这一节目的重要审美功能。《国家宝藏》以传统文化的内核、综艺节目的手段,将博物馆的美育功效发挥到新的高度,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走进国宝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所展示出的恒久魅力。
《国家宝藏》审美意象传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带给观众“沉浸式”的审美体验,使观众在亦真亦幻的历史意境中产生时空交错的观赏体验,突破了对国宝器物的外在器型束缚,主动探寻和感受凝结在其中的美学意蕴与精神内涵。在这一过程中,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得以缩减,博物馆美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国家宝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同时,借助当代观众喜爱的综艺形式,让观众在情境的还原体验中深刻感受到文物所传达的审美精神与文化内蕴,大大激活了博物馆中文物的存在方式。国宝文物以鲜活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结合传承富有文化内涵和知识内蕴的记录式讲述,将观众紧紧锁定在文物的前世今生,唤起观众对文物的情感认同与深刻思考,推动观众从繁杂琐碎的物质生活中走出来,迈入博物馆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千年魅力,接受中华优秀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熏陶。《国家宝藏》正是以审美的力量打动观众,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对自身文化的寻祖问踪,美在此成为观众停留驻足的最大动力,节目本身也构筑成一种宣扬主流文化的审美符号,引领大众的审美风尚。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些国宝文物的艺术魅力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得以释放。借助《国家宝藏》这种综艺节目的形式,文物自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历史信息和工匠精神得以传递,而美育所要向受众传达的正是这些蕴含在器物、形象中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气质。
二、叙事创新:《国家宝藏》的创新表现
《国家宝藏》的叙事创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这种成功一是来自节目组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执着,二是来自节目组对观众感染力分析与尊重。正是基于这两点,节目一改传统文博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惯例,形成了具有节目特色的叙事创新模式。
1. 舞台设计的当代性
全息视觉效果的呈现使节目充满了当代性与前沿性,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了引领审美的领导效应,体现了当代青年观众对节目的审美需求与心理预期。将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历史文物以当代视觉效果呈现给观众,拉近了文物与观众审美的时空距离。
2. 叙事视角的独特性
舞台戏剧的呈现方式,记录片主角的登场与视频记录相结合,增强了审美体验的直观感受,形成了强大的心灵震撼效应;影片一改传统文博类节目对盗墓、考古发掘过程的过度解读以及传统对文物价值的考量与估价描述,将节目从神秘、夸张、庸俗的叙事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崭新的叙事方式,使整个叙事过程集中在文物本身,以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艺术展开对文物前世今生的叙述和追问,增强了节目的戏剧性、观赏性和体验性,满足了观众对文化节目的内在精神需求。
3. 叙事人物的代表性
叙事人物采用当红明星和素人代表相结合,以当红明星为叙事主体,增强了传播过程的亲和力与公信力,粉丝效应增强了传播的持久性、广泛性与互动性。素人代表则选择这一领域或行业中不为人知的国宝守护者,他们的行为成为感动观众的情感催化剂,也成为节目内涵提升的重要一环。明星在节目中充当国宝守护人的角色,满足明星粉丝对节目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期待,但有别于其他以明星吸引眼球的综艺娱乐节目,明星在《国家宝藏》中没有耀眼的光芒,一切让位和服务于国宝,借助明星的传播效应使国宝背后的审美文化意蕴得以彰显,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与文化需求。明星与素人以不同的形式演绎出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使观众在陶醉于器物之美的同时,也认识了国宝背后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是他们让文物从沉睡千年到重获新生,更向世界昭示着中华儿女拥有的文化自信。”[1]
4. 主持人的幽默性
以张国立为一号讲解员的节目形成了具有国立风格的幽默性,一改传统文博类节目的严肃性和说教性,使欣赏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在弱化说教的同时,国立老师的明星效应为节目带来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群体,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5. 文物选择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节目中的文物选择涵盖了本土与异域、南方与北方、东方与西方、远古与近代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代表文物形式,讲述了文化与审美的世界融合过程,阐述了器物本体与精神文化的丰富与深刻性。节目以娱乐化、体验性的舞台剧方式满足了受众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期待,在弱化说教的基础上提升了大众的审美素养与文化品位。《国家宝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核心构建了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文物为载体,以其所负载的价值认同为依据,从道德理想、典章制度、艺术理想、器物行为等四个方面展示出中华文脉的千年传承,赋予其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并通过这些器物的精美传达出深刻的工匠精神与艺术气质。
6. 知识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节目通过器物的审美与文化解读,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形成文化传播的正能量,借助特定意义的文物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递出世代友好的文化内涵,借助出土历史文物向世人展现一部绚烂辉煌的历史画卷,使观众沐浴在历史与文化的审美世界中不能自拔,极大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这是其他节目所不能代替的。
《国家宝藏》的创新形式为当下的电视节目创新提供了方向,开启了互联网电视的新时代,在这一新形势下,形成了媒体、节目、载体、艺术融合的大综艺审美时代,活化传统文化符号,成为流行在年轻一代的网红与关键词。
三、美育启示:《国家宝藏》的创新启示
据豆瓣、B站等统计,《国家宝藏》前两季的网络评分高达9.0以上,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精品项目无疑是成功的,在这一成功现象的背后,为当下综艺节目的创新制作和美育教育的提高带来了重要启示,并重新思考电视综艺节目在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1.《国家宝藏》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
《国家宝藏》改变了当下某些低俗的真人秀节目霸占荧屏的现状,为当下的综艺节目注入了一股清流,触动了观众对高品质节目的内在需求,触发了观众对审美文化的渴望。纵观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是一拥而上,闯关、做任务等各类节目良莠不齐、类型重复,严重透支了观众的审美需求,造成严重的审美疲劳。《国家宝藏》充分借鉴了真人秀节目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融入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一部既严肃又活泼的文博类综艺节目,既满足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内在心理需求,又具有画面视觉上的美学享受与震撼效果,同时还融入了当下的时尚元素、流行因子,充分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审美品位与文化内涵,使其在观影之余能够产生意犹未尽的审美愉悦。
近年来,国民美育教育的缺失是影响观众审美素养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作为具有社会美育教育功能的电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为观众呈现制作精良、品位高端、具有美学内涵的文艺节目,但一直以来多数具有审美内涵的综艺节目过分注重说教,导致受众群体的局限性,不利于社会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综艺节目制作人片面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和猎奇心态,降低了节目制作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是一味以流量明星为噱头来赚取收视率,或者干脆迎合社会流行的探宝文化,将文博类综艺片、纪录片做成了悬疑片,反而忽略了对文物本身美学的关注,没有达到综艺节目应有的文化水准和艺术水平。《国家宝藏》一改传统文博类节目的惯性思维和创作套路,以大综合、高水准的审美标准为观众展示了一场文化的盛宴、美学的大餐,不仅收获大量受众,还得到受众的广泛好评。因此,国内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应明确自身的目标定位,将提高国民审美素养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审美文化新特征以及国民群体的审美素养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和影响国民审美素养提高的深层社会原因,实现电视综艺节目的社会美育功能,提升国民审美素养,拓宽社会美育渠道。
文化综艺节目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和综艺节目的设计制作离不开其承载的文化底蕴,节目的审美内涵来自作品本身传递的精神内涵,节目的呈现不能片面重视知识的传递,应考虑受众的审美期待与心理预期,增强受众的审美体验与互动交流。同时,应注重节目制作过程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注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但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不是口号,不是说教,而是让观众在节目观赏过程中体验其内在精神品质。《国家宝藏》带给文物以情感、故事和温度,使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器物和文化符号,它们通过《国家宝藏》这一电视媒体“活”起来,使观众深刻感受到文物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2.《国家宝藏》对学校美育的启示
这些年,央视借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系列富含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特色节目唤起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神往,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审美精神,为当前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为学校美育的建设发展和有效传播提供了借鉴。大学美育的传播首先应唤起大学生的兴趣,唤起兴趣的关键便是建立美育共同体,改变课堂授课的方式,引入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手段,使戏剧、文学、舞蹈、设计等多种形式载体能够有机融合,形成美育传播的新手段、新方法,增强传播的参与性、有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实现美育载体的多样化。美育教学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美育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洗礼,一如观众在欣赏《国家宝藏》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过程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是改变对传统课堂的认知与理解,将课堂从现有教室的概念中移出,把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等场所变成美育的第一课堂,形成先有审美体验,再有审美理解,再到审美内化与提升的良性循环,将文物、电视节目、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直接参与美育的过程,在视觉、听觉等多感综合效应中完成美感的有效传递,形成生活审美的在场体验。
二是从学校层面建立完善的审美教育体系,重点利用电视、电影等媒体对审美的传播效用,形成具有综合特性的美育系统。“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完善共建共享机制,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2]尤其对大学生来说,应构建具有多种元素的可供体验的社会美育体系,与艺术课程、生活课程相结合,有效应对学校美育资源匮乏、内容单一、缺乏体验的现实困境,拓宽学校美育的渠道与视野。在这一层面,《国家宝藏》或成为学校美育改革的催化剂,依照《国家宝藏》审美传播的方式,高校美育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开展美育活动,通过与博物馆的联合设计美育专项教育课堂,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能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博物馆资源的美育体系。
3.《国家宝藏》对博物馆美育的启示
《国家宝藏》实现了博物馆与受众沟通的桥梁,开启了博物馆美育的新时代。国内博物馆建设虽然步入了新的台阶,但综合服务能力还明显不足,缺乏与观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没有起到博物馆对地区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展览安排上缺乏创新机制,常年固定的陈设展品,以及没有形成定期更新主题、更新展品的习惯,以至于大多数博物馆虽然实行了免费政策,但依然是门可罗雀,无法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一方面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说明博物馆没有吸引观众的参观热情。博物馆没有根据所藏文物开发出相应的衍生服务,最多也只是出售文物复制品。在与观众的互动活动中,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做得较为突出,故宫博物院定期策划的主题活动推动了展品的更新,更好地与受众互动,湖北博物馆针对曾侯乙编钟进行的一系列专场演出丰富了观众对文物的观展体验,使观众可以直接感知这些古老乐器穿越千年的生动回响,使整个参观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加深了受众的审美体验。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博物馆可以借鉴《国家宝藏》的小剧场形式,针对本院(馆)展览的主体作品开发相应的舞台剧、情景剧等艺术形式,既能为博物馆来带商业创收、丰富藏品,同时亦能促进文物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对观众的审美素养提升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时就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4]所以,应大力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大学博物馆的建设,形成以博物馆为中心的各类文化场所,增强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和教育功能,推进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使博物馆承担起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形成地方美育、文化普及的教育实践基地。深化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建立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传承与沟通的桥梁,通过文物、藏品与观众的对话、交流,实现以文物、藏品为载体的社会美育和文化传承机制,形成滋养当今时代的精神源泉,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潜在热情和文化自信。
四、结语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做好服务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任。2 019年5月7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撰文《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文章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5]《国家宝藏》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折射出民族精神和人文品格,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使观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自信,节目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传播阵地。陈部长同时指出,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文化“传承的力量”等一系列美育品牌,增强育人的效果。在此背景下,《国家宝藏》所体现的正是一种“传承的力量”,这也要求我们“要从提升全体国民素质、汇聚民族共识、凝聚伟大复兴最深厚力量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6]借助影视媒体的力量,将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高雅艺术引入校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传承中华美育精神、人文精神;借助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等展览场所的力量,将社会美育资源融入到学校美育的品牌建设实践,形成共享、共建的美育培养机制,促进学校美育水平的提升和社会整体审美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