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1-15赵坤
赵 坤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舞蹈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一种表达感情的交流方式,是人们长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总结出来的一套有节奏、动作规范的表演方式。舞蹈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是具有对舞蹈创新能力,把握舞蹈的创作与表演,使学生的舞蹈表演独具个性化色彩。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高校舞蹈教学也需要在传统基础上做出改变,对陈旧的舞蹈教育模式做出改革,将一直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运用创新的舞蹈学方案,让学生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体会舞蹈艺术的真正意义,明白舞蹈艺术可以给民众带来的艺术欣赏作用,传扬我国的艺术文化,赋予人们精神文明力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添活力。学生走出校门,将学校学习的舞蹈艺术展示给人们,服务于社会。
二、学生创新教学培养中的欠缺之处
(一)思想陈旧认识不深
从我国高校毕业或者在读的舞蹈专业学生,他们在国际的舞台上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收到优异的教学成果,向世界宣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但少数舞蹈教学老师对于当今的世界变化感受不深,对于教学体系改革没有清晰的认识,依然延用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采用老师教学,学生照学的方式,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必须按照老师教导的动作丝毫不差的完成,不能主动改变舞蹈动作,课堂外的训练以大量练习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对于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没有任何的培养功效,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作为引导和辅助的一方[1]。
(二)教学老套办法不新
舞蹈老师教学未能使用创新的教材进行教学,舞蹈教学缺乏革新,舞蹈动作守旧,没有开放性。教授创编课程时,对于现代化的科学设备弃之不用,以传授自身的舞蹈创编经验为主,教学情境陈旧,学习氛围缺失活力,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经常以灌输式的教学的方式教导学生。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更新思想提高认识
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从思想层面提高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以教学行动加深对教学课程改革的认知,放弃传统教学思想观念,转换教学位置,在课堂上不仅仅需要教学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还需要老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学生改编舞蹈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代思想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2]。
(二)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不论任何的教学都需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舞蹈教学不可能例外,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舞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就不吝赞扬,及时鼓励学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成长,积极学习舞蹈技能。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友好相处,可以让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更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存在的不足,做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而不是时时刻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师权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敢于展现自我,表达自己对于舞蹈艺术的见解,培养出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老师应该允许学生有机会去选择他们的解决方案,尊重学生的不同观念,延缓对学生意见的评判,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营造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开阔新的舞蹈思路。
(三)加强舞蹈艺术实践教学
高校舞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舞蹈人才,目前社会最缺乏的不是舞蹈表演者,而是在舞蹈领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是舞蹈人才作为需要的能力。经过现代的心理学大师的长时间研究发现,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艺术领域中,创作能力的发展较之理解能力发展较晚,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才能激发出创作能力。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太少,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参与课堂的实践训练,这需要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中的舞蹈活动,提供现实中的实践情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的舞蹈知识运用出来,增加记忆力。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升自信心,提升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四、总结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社会最缺乏的不是舞蹈表演者,而是在舞蹈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教学具有系统化的教学方案,将自身的舞蹈专业知识毫不保留教导给学生,允许学生做出改变,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之后创新,引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舞蹈专业技能,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宣扬我国的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