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19-01-15李娜
李 娜
(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较大变化,本科院校要结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加速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产教高度融合,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和专业性人才,承担振兴地方经济的重任,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一、产教融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科院校要突出体现自身的科研优势和育人优势,通过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提升院校育人质量,还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共生共荣,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二)提升院校育人质量
为了提升育人质量,本科院校需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可以将企业生产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将先进的科研成果、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实现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相关途径分析
(一)构建职业育人园区
本科院校想要实现教育与产业的高度融合,需要在教学中构建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教育工作的良好平台。首先,本科院校要对当地的产业结构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教育和产业融合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加大投入前期资金,发挥职业园区的育人效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最后,将教学工作和企业生产高度融合,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的同时,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组建协同育人理事会
首先,组建教育理事会,当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当地的产业优势,组织本科院校构建教育理事会,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共同发展模式,搭建协同育人的产业平台;其次,组建产教结合理事会,当前,很多企业都积极与当地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想要保证企业与院校合作的长久性和对接性,需要组建产教结合理事会,其成立和发展可以确保校园和企业合作的规范性,防止在合作中出现不规范行为,帮助院校为企业输送和提供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最后,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职责为向院校反馈市场所需人才的标准和类型,将工薪待遇和职业发展清晰的转述给学生,并且承担学生能力审核工作,通过审核学生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享受企业良好待遇。
(三)构建资产经营体制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背景下,更多的企业选择与本科院校合作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完成产业转型和升级,为校企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国要积极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的资产经济体制。首先,企业要对岗位设定进行科学的调整,为学生实训提供岗位支持,院校也要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调整,保证实训与生产内容相符合;其次,企业和院校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行为给予支持,加大创业资金投入,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构建产业科学技术研究体制
首先,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将产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保证专业教学处于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中,以行业需求为主导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结合,突出体现本科院校的教学特色;其次,本科院校要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感受岗位工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发散思维,实现企业技术更新和科研进步。
(五)提升院校社会服务意识
在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本科院校开始向应用型院校进行转变,希望通过转型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院校要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以地方经济发展为育人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发挥本科院校的社会价值。首先,院校要将校企合作作为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将技术研究变为协同学习和专业合作,进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其次,院校要对育人方式和育人手段进行升级创新,确保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迎合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其未来就业提供帮助。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确保地方本科院校的进步与发展,院校要摒弃传统育人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全新育人模式,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共同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建立长效的企业与院校发展机制,进而完成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