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
2019-01-15彭嘉勋
彭嘉勋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2015年7月,党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对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班团一体化”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长远意义[1]。新时代下,“班团一体化”可以增加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年能力,弥补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水平和创新活力[2]。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开展了社会公共服务,又有利于大学生在服务活动中互帮互助[3]。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团员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为促进“班团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4]。
一、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把控“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总开关
固本以强基,行稳而致远。在建设“班团一体化”过程中,高校团委组织应该进行充分而持续的调研,听取各级领导、团支部、学生干部的建议与意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初步实施方案。高校团委部门以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出台适合本校“班团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精准施策,找准“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
高校团委积极响应上级团省委的号召,申报“班团一体化”工作试点学校,在新生班级中全面实施“班团一体化”的团支部标准化建设。并要求设立支部委员会,包括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副书记(兼任班长)、组织委员、网络宣传委员等,负责统筹班团集体建设。班级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突出班级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及模范带头作用。
(三)凝心聚力,确保“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班团一体化”建设是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各级团组织应该凝心聚力,确保了“班团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并以班团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做好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推优入党、网络引导、志愿服务等工作,持续全面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
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团支部的职能与职责。创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切实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
(一)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与社区街道、福利院、博物馆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团支部、班委会持续开展一系列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开展“青春暖夕阳,关爱孤寡老人”募捐活动、帮助老人打扫家务、为老人精心准备晚餐、置备温暖的围巾、帽子等冬季用品、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等。同时开展爱心募捐、爱心义卖、关爱特殊儿童等特色活动,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生活和孩子们成长。通过共同培养团支部、班委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提升团支部、班委会集体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
在每年9月初,团支部、班委会开展“故事邮局”的文化建设活动,旨在倡导新生拿起笔墨,与他人交换人生故事。在每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这一天,开展了“有你,我们不孤独”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团支部、班委会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制作手工品,描绘出属于他们的秘密世界,用爱点亮孩子们的心灯。青年学生对自闭症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歧视,在互帮互助中感受“班团一体化”的集体力量。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传环境保护、低碳出行、节约资源等,同时与市民开展了趣味环保知识问答,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增强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