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心理引导因素
2019-01-15邢烜毓
邢烜毓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作出指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作为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政政治和道德水平的主要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受到关注。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以“95”后为主,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均与之前产生了较大变化,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变化,将心理引导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成为了众多高校和高校教师的选择。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因素对思政教学的影响
高校学生从高中阶段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步入高校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心理的变化常常让新生无所适从,因此滋生出很多心理问题,如果不在思政课堂上加以重点引导,学生一开始就会对思政课程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进而产生愈加麻木心理状态。
也有其次,当代“95后”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明显,抗压能力与抗挫折能力也不强,大多数学生还是独身子女政策影响下出生的一代,家庭环境造就了一部分学生自私和人际关系紧张的现状,再加上本身还处于青春期后期阶段,缺乏社会历练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无法融入高校环境,在集体生活中常常出现迷茫、孤僻、嫉妒等消极心理,进而引发心理焦虑,这些因素让高校传统思政教育面临危机。
二、思政教育中的心理引导策略
(一)提供大学生心理引导服务
心理引导服务是培养与强化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渠道,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养,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与成才。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心理引导服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学生个性、自尊等,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心理引导教师应保持高度的热情,打造平等、和谐的交谈氛围,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其次,心理引导教师应做到保护学生隐私,因为求助学生倾诉的内容大多都是自己的隐私,不愿轻易向他人透露;最后,心理引导教师应认真倾听求助学生的表述,不可随意打断或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安全感,进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现代高校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对象,易形成反感或抵触心理,所以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特征与思想变化,进而实施针对性教育。
(二)体现思政教育语言的适应性
在思政教育中,语言是主要表述形式,相较于其他课程教育语言而言,思政教育语言存在哲理性与启迪性等独特特征。结合心理引导来说,高校思政教育语言需要满足学生接受能力与心理变化,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以平等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沟通,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心理引导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涉及多方面内容,思政教师需要在了解心理引导要求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融合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引导对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三)做好思政教育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是了解教与学情况的有效方式,但思政教育相较于其他课程教育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增加了教学评估难度,如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估评价系统,传统的调查问卷评估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变化难以作出预判,从而影响到思政教育效果。现阶段,心理健康评估涉及观察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实施全面评估,整合与归纳评估结果,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学习与借鉴这些评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估系统科学性与理论性,而且与内容合理性、过程科学性、评估有效性相适应。一方面需要明确评估规范标准指标,参考学生考试成绩、日常学习与生活等因素,把握相关重要数据信息;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指标明确评分标准,进一步提高评估系统有效性与适应性。
(四)加大宣传并营造适宜的思政教育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对心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除了需要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还要加大心理教育宣传,比如播放心理教育电影、开展现场心理咨询活动等。为了避免隐私泄露,很多高校学生更愿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心理求助,网络心理引导教育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使之能够畅所欲言,一来为心理教育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便利;二来提高了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另外,环境对思政教育与心理引导的融合效果也有着直接影响,高校思政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环境,除了包括教学环境,还涉及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对学生品德起着关键性影响,因此,保证思政教育内容权威性,维护社会心理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