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1-15杨世超
杨世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二十世纪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迅速的进入了网络时代,这种发展也给中学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切在促进了中学德育教育与时代更好的融合的同时,也给中学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中学德育面临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是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的现状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随着网络的发展,一方面拓展了中学德育教育的渠道,丰富了中学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也极大地改变着中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以及交往方式,也使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网络对中学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拓展了中学德育的渠道,与传统德育途径相比,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新中学德育的方法,另一方面德育教育者也可以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提升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能力。同时网络也丰富了中学德育的内容,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德育空间的限制,弥补了以往的德育信息资源陈旧、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同时,德育工作者既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德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德育活动,也可以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摆脱传统的德育方式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局陷。网络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网络道德问题也成为新时期开展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网络技术的支撑,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存量。”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存在的弊端影响着中学德育
“在网络文化中,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己经变得模糊不清,真真假假、亦真亦幻的网络信息内容也让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难以分辨。”面对这种状况,中学的德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网络作为新时代出现的特殊的媒体,具有虚拟性和隐藏性特点,由于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自我的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一些消极的网络文化因素就会“见缝插针”、“趁虚而入”,从而不利于中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4]最终会导致中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传统理论道德逐渐淡漠并丢失等。这些问题不但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对于德育工作者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2.学校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德育资源
网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然而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德育已经形成了它的固定内容,对维护校园的稳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形成的这种学校德育方式缺乏鲜活能动的生活内容,不能把课堂理论和日常生活的实践内容更好的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过少的使用网络,这样的德育方法虽然也起到重要的效果,但是却不能与时俱进,表现出内容陈旧的特点,使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学校的德育内容陈旧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3.家庭的德育氛围不浓厚导致中学德育难以更好实施
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关于品德的相关知识,但是有些家庭并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有些家长不过多的谈及孩子的品德问题以及家长自身的不良品德都会影响学生的道德教育。所以,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使学生在学校接受高质量的德育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1.相关网络信息的法律规范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有效性
有些法律对新媒体虚拟空间的监管已经无法满足,可能会导致法律效力不强的问题。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的监管途径,有些互联网的使用者会借此来逃避法律规范的制约。同时对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的规定也过于理论化而缺乏可行性,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道德问题。因此,我国网络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间接导致了部分中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也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有效性。
2.网络监督防护机制不完善导致中学德育机制不健全
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新的道德规范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大量的网络行为处于既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没有新法可依的状态。网络的虚拟化使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很难确认和监督,传统的道德在网络环境下也逐渐的失去了约束力。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网络诈骗等现象为中学德育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1.传统中学德育弊端的影响
在网络的环境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交相呼应。德育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然而品德的行为却不能通过单纯的“教学”来实现。而传统的德育却恰巧走进了这个误区,在德育的方法上,内容上过于僵化,不能应用于理论实践,网络开放隐蔽交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被这种自由的网络文化吸引。而传统观念的教育者教育的方法陈旧,观念落后,甚至遏制中学生上网,导致中学德育工作很难进行。
2.学校相关网络建设不完善
有些中学的网络建设只是强调表面的建设,只是为了符合现代的教育设施建设标准,为了达到相应的标准而建设的网络教室大量的闲置,对网络设施的运用只是为了相关课程的考试,考试结束后继续闲置。因此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网上学习的环境,就无法在网络环境下接受更好的道德教育。
(三)家庭层面的原因
1.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家庭教育,过分的注重物质方面和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学生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一方面,这种片面的物质给予和精神给予的不平衡的状态会导致孩子的精神世界匮乏,过分的忽视精神方面的培养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而过少地关注德育。
2.家长对网络知识了解相对较少
当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且没有掌握网络的基本技能时,需家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中学生在各方面都适应网络的学习,但是在现代的许多家庭中,一些家长很支持自己的孩子在网上学习,但是家长本身对网络的了解却微乎其微,以至最终很难达到监管孩子的目的。同时由于家长不了解网络知识,孩子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沉迷于网络,不利于良好的价值观的养成。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中学德育的对策
(一)净化社会网络信息
1.严格立法防止不良信息侵入
网络的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它作为现实的社会的延伸也需要法律的权威来规范。目前,网络技术和网络硬件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在软件方面,特别是网络立法方面比较滞后。致使网络犯罪和网络侵害事件大量涌现,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无法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起到兴利除弊的作用。法律规范在本质上也是道德规范,加强立法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加强了道德建设。
2.加强网络技术的管理
目前有些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而且相应的网络知识也没有更好的普及。加强网络技术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网络对于中学德育来说十分重要,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络技术平台,让德育工作者有更好的施教平台,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另外,各级政府应该组建专门的网络技术部门,面对网络中的负面信息进行技术上的监控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的不道德行为。
(二)完善校园网络德育
1.促进传统的德育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相结合
网络教育的出现拓展了教育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在促进教育的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成效。但是,目前网络德育的观念还没有全面的普及,单纯传统的德育观念仍然是中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渠道。因而,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用网络的教育资源来弥补传统的德育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将二者有机整合,“用网外的教育积极引导网上教育,用网上教育拓展补充网内的教育”,从而解决传统德育的弊端问题。
2.大力挖掘网络德育资源
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网络体系,使资源与教学更好的相结合。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网站,在网站上发放不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使用邮件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的渠道,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拓展德育资源。在校园网上还可以放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或者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同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把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带来的各种相关的问题需要德育工作者进行学习和研究。
(三)强化家庭管理
1.充分的发挥家长在德育过程中的监管职责
家长作为家庭德育的重要实施者,应发挥监管职责。父母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在现代的网络环境下提升品德素养。同时,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监管职责。家长在家庭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树立德育的意识,意识到学生的德育不完全是在学校进行的。
2.家长应该适当的学习网络技术和网络法律知识
家长应该通过现代的学习手段,提升自己的网络知识水平。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赢得家庭教育主动权,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掌握网络的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家庭教育教育中提高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保障。
总之,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中学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是宣传德育的重要阵地,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能够为中学德育拓展出更广阔的渠道,不断提高中学德育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