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探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
2019-01-15黄珑珑
黄珑珑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一、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的现状
(一)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较高的认同
根据学界研究的成果,得出的共通结论之一为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在这些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李志、王睿倬(2013),“大学新生对于自己自身信仰方面在主流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总体上是健康的友善的,但是不信任与不愿为他人奉献的群体在增加;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上的问题,大多数同学的政治思想是正确的,表现出对党大政方针的认同感,但是,对于党和政府的信任缺失在逐渐增多;在对待个人的态度上,信仰的功利化现象有抬头的趋势”[1];刘浩(2013)基于1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特别表现在青年学生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的基本纲领与政策是认同的,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表现了很高的热情,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也是拥护的。当代青年学生的信仰正处在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渡,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当代青年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在青年学生中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2]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够深入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认识,多是源自高中及以前的教育经历,而非高校学习期间。在高校学习期间,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专业的方向、兴趣的多元等原因,放弃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学习、认识及思考,其未将自己已经获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形成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及判断,再加之社会的多元浪潮冲击以及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宣讲体系在新媒体时代的滞后,很多青年大学生选择从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人那里获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及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导致很多青年大学生盲信批评马克思主义,而不进行独立的判断,甚至抛弃自己获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及认识,最终使得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够、认识不深,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偏见。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纯,功利色彩较重,信仰不坚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之一,许多人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因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加入党及为了加入党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却有着重大差别,前者是因信仰,后者贪图利益。如今,高校的学生党员已成为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亦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群体,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成为许多青年大学生的目标之一。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间,许多大学生是因父母的缘故或是受了同学、朋友的影响,为了有好工作、好前程才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部分大学生带着功利色彩加入党,并不是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意即“只在组织上入党,而未思想上入党”,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纯,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不会坚定。
二、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的成因
(一)学习途径单一,宣讲方法滞后
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乃至唯一途径是各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该课程面对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除外),一般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讲授,上课形式一般为大课制,一般为2-4节/周。在课堂上,老师大都以课件或者教材为依托宣讲,单向度讲授,而未有与学生双向度的交流、互动。如此这般,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识渠道唯此一种,未有贴合新媒体时代的学习渠道可供选择,而原有的宣讲方法又欠缺交流、互动与开放的特质,便使得马克思主义之于一般大学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新闻媒体的宣传上、学者的研究上及党建工作者的教育上,身处青春、活泼、开放、多元环境中的青年大学生,在感官及意识上对于马克思主义便有了膈膜及疏离,再加上对于马克思主义课程学习的硬性考核与要求,考虑到“95后”、“00后”学生的心理特质,二者结合便消减了青年大学生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热情。
(二)专业研究超前,大众化研究不足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较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笔者更关心的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摆脱晦涩、艰深的印象,让马克思主义以一种贴近青年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由此检视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可以看到,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教育呈现出学院化、学究化、前沿化的倾向,专业术语、专业表达在学术研究领域,理所应当,但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学问,它更是一种思想理论,它需受众即广大人民群众应用到实践中,以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它的受众能认识它、理解它、掌握它。如果马克思主义只是学院里独自欣赏的作品,那它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与成就,因此它自身的属性也要求它必须以贴近受众的方式来进行宣传。
(三)理论宣讲过多,实践教学不足
各高校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少有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一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学方式并不明晰,二者承接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的资源有限,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阻碍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开展的理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史已足以说明。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不可否认有其功效,尤其是辅之以课程考试的方式,但是信仰是无法靠理论讲授而塑造的,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的诱惑、选择前所未有之多,我们依赖的传统理论讲授方式面临来自新传播媒介的冲击,新的传播媒介以其快速、直观、可视化的特点,不仅重构了信息传播理论,更改变了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习惯。
三、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的建议
(一)拓宽学习途径,改变宣讲方法
当前各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讲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青年大学生只通过此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途径及形式太过单一,为了更好地宣讲马克思主义,让青年大学生有意愿学习、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既有的课程体系外,增设辅修课程或者课外通过相关专业教师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兴趣小组等,拓宽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青年大学生的现实处境及特点,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以此增加青年大学生学习、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机会,让他们得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学习、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
与此同时,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并不能放弃或者弱化,而应该在教学方式、教学课时、课程考核等方面,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引入互动教学、开放教学、可视化教学等理念,在课堂上尝试改变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严肃、枯燥的印象,并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有所掌握。此外,还可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有所分工,各有侧重,课堂讲授立足于面,重在覆盖知识点与知识的体系化,课外重在专题研究,侧重于某一部分内容的精细解读。如此,二者配合,在培育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时,还可让青年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着问题意识思考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从而塑造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及运用
近几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不断升温,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笔者以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学术、指导思想、理论武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应当一味地走学术化、专业化道路,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如何以明白晓畅的表述,让人民听得懂,如何让马克思主义不脱离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践,尤其是一般民众的现实处境,如何让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重点所在。只有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做足、做透,才不至于让马克思主义离人民太远,让人民懂,才能让人民信、让人民行,因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研究实属必要。
在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迷雾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当转化为实践,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主要侧重于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传播媒介的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的原文不可改变,但是对于其解读,各专业教师,可运用贴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语言,选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此处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非指马克思主义的低俗化、庸俗化,笔者在这里侧重的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高高在上的躺在学者案头沉睡的教条,人民的实践赋予它生命、赋予了它活力,它就应当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去,故对于青年大学生学习、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应当结合他们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弹性”,解决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实践教学,平衡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学,虽然模式不清,但这正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机会。于此,一般而言,可以借鉴的是法学课程上的案例教学,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指导青年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分析案例,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解决案例所涉的问题,经由这样的练习,当青年大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便可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部分高校的条件允许下可以将部分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旧址发展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青年大学生的实地走访,经由专业教师的现场讲解,感受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指导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何以被称为“理论武器”,进而让青年大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不仅看得见、听得到,更要帮助青年大学生理解、感受,从而让青年大学生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