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

2019-01-15李丽芬

山西青年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信息

李丽芬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安宁 650300)

一、引言

要想不断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并推动新课程改革,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结合时代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真正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教学体制之间的紧密结合,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断的拓宽思政教育的视野,保障现有的思政教育手段能够实现与时俱进。老师需要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质要求,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上,积极地将先进的思想教育观融入现有的思政教育体系之中,不断地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所存在的桎梏,革新现有的学生教育策略和手段,以此来更好地体现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优势。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思政教育者权威面临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老师的主体权为基础和前提,老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同时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互动较少,整个课堂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老师信息的传输,老师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之中处于制高点的位置,社会地位比较高并且受到学生的普遍尊重。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以及地位有所转变,学生可以积极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网络渠道,更好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解各类公开信息,同时还可以结合个人以后的生活实践经验对信息进行真伪上的判别。相比之下,对于老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之中存在一定的劣势和不足,如果老师没有接受前期系统的计算机培训和教育,那么就无法保证自身教育模式能够实现与时俱进,同时会导致自身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个人的影响力和威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之下的信息搜集和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多元,这一点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学生的学习理解更加的多元,其不再以老师简单的思想传输为主,而是结合个人应有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思想信息的有效推进。其次,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信息的理解,有效的改变之前的被动地位,利用个人有的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汇总和识别筛选,由此要是可以看出老师个人的教育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二)思政教育过程面临挑战

与其他的教育环节相比,思政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存在许多的细节影响因素,老师在教学实践时除了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之外,还应该积极地结合课堂教育的实质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简单的课堂讲授和个别谈话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的可控制性相对比较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具体的信息传播内容并进行精心的筛选。大部分的材料和信息存在一定的意识和目的,对对象进行高强度的说教,转变学生已有的认知观念,真正地实现前进的教育目的,其中大部分的青少年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领域存在制度的空白,对是非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在前期筛选的过程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纯洁的信息环境,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社会发展的实质需求,同时还能够保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之中实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存在许多不利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信息,因此后期的监督和管理更为复杂,还失去了一定的监控。对于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无法及时地识别这些无用和有害的信息,另外许多的网络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难以真正的实现思想教育的大力落实。

(三)思想教育方法面临挑战

不同的思想教育方法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所区别,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座谈讨论,个别谈话和课堂讲解为主,大部分的教育渠道的针对性相对比较强,但是使用的范围非常的有限同时也难以保证及时的反馈。首先面对面的交谈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其次面对面的交谈所涉及的人数比较少,持续时间较短,如果无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环境,那么就难以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带动和感染,另外要想保证效果的持续性,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导

致大量的教育资源被浪费,还不符合网络时代发展的实质要求。与此相反,互联网则能够真正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保障,保障信息检索的快速性和高效性,更好地突破场合和不同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实质需求随时随地的获得相应的信息。老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保证自身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与时俱进,结合信息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多元化和时代性,不断地挖掘现有的思政教育途径和教育资源。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结合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无网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转变,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实现了极大的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数据要求,还难以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过于传统的落后,大部分的教育资源被浪费。对此,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断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革新,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思政教育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的认知,更好的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一)重塑新的思政教育观

老师所采取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国在思政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观念和思想上的有效创新,明确前期教育实践的实质要求,有效地突破传统随身教育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以一系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积极地加强互联网管理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不同理念之间的有效融合,其中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民主化。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之下,教育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较少,这一点不仅不符合社会开放发展趋势的实质要求,还严重限制了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对此,老师需要立足于教育民主化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定位,尽量避免对整个课堂的单独掌控,而是需要将民众和观念与学生个人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其次明确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互联网视域下学生获取渠道比较多元,能够体现信息的时效性和及时性,老师也能够结合不同的信息渠道积极的获取相应的教育资源。在实践教学时老师需要明确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相关要求,主动地学习和了解互联网的知识技术,充分的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将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应用相结合。最后,全球化的意识,教育工作者除了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明确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之外,还需要深刻的认知互联网在推动世界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互联网条件之下的全球化趋势和要求,积极的应对来自于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恶意渗透,明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条件,积极地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体现思政教育的全球观。

(二)创新思政教育理论和内容

在思政教育创新的过程之中,理论创新尤为关键,理论创新是整个思政教育创新之路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创新的理论不仅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指明道路和方向,还能够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得核心要求。如果站在理论的角度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那么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所涉及的工作创新非常的复杂,大部分都需要以理论创新作为内部的源泉和动力。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的制约影响因素,要想真正地发挥理论创新的作用和价值,相关的参与者必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思政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互联网在思政教育创新之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积极地意识到个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构建完善的新理论框架和体系

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之中,理论体系的创新必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配合,立足于现实条件积极的为学生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应用理论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和经验,体现时代的进步性,明确社会科学成果与自然科学成果的发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思政教育工作上行的难度比较高,参与者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大胆的考察,分析应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及研究,积极地揭示互联网对大学生革命性的影响,不断地实现思政教育理论的有效挖掘和突破,促进自身教育工作内涵和外延的有效拓宽,明确责任教育的核心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三)革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学生教育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方法的革新尤为关键,只有更好地实现方法的创新才能够明确创新路径的具体要求。教育方法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具体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科学和教育主题,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思政教育的成败,在互联网时代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包含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社会各界对各部分的教育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挑战,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效转变,尽量地避免单向、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需要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紧密互动和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四、结语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更好地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