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对策研究*

2019-01-15申秀秀

山西青年 2019年2期
关键词:进校园理论课时代

申秀秀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天津 300240)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党委、团委、学生处、心理工作中心等思政工作部门的协同推进作用,形成合力,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

一、新思想进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

党的十九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全面改版,通过七章内容完整表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就必须首先加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新思想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实质,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和相关文献资料,积极参与市教育工委和各大高校开展的学习新思想专题培训和研讨会,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学习交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另一方面,提高实践水平。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创造条件前往延安、瑞金、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新思想进校园,教学方法是重要保障

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运用。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猎奇心理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又十分有限,为新思想的学习和推进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特点,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首先,利用学生爱自我展示的心理特征,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讲大国外交思想,让学生围绕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比如“一带一路”战略、中美贸易、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搜集资料,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及时点评,向学生讲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大国外交思想。使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战略,教师点评和讲解是对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掌握当前的外交思想。

其次,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信息化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互动环节,一改传统的教师点名回答方法,在课堂派班级进行抢答互动或者话题互动。教师发起一个话题,如“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今中国”,学生发言,动态展示,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减少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的紧张感,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最后,创建实践平台,依托社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新思想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思政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红色革命基地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也可以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团委、社团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涞源暑期社会实践,使学生看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区处于贫困或比较贫困的状态,体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不易。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中,认真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

三、新思想进校园,部门通力合作是重要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的主渠道,学院党委、团委、学生处等部门也都肩负学习新思想的重任。推进新思想进校园,需要整合多部门资源,紧密协作,协同开展。

例如,学院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活动。可以由学院党委牵头,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指导,团委、学生处组织,共同开展。学院党委负责活动的统筹工作,带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团委、学生处的教师一同学习研讨举办学习新思想的知识竞赛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思想的掌握比较深刻和全面,在知识竞赛活动中,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负责知识点的讲解和知识竞赛的题库。团委负责比赛的实施方案和比赛过程。学生处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确保活动参与度。

另外,积极发挥社团的宣传作用,利用宣传栏、标准、自媒体等多种途径推进新思想的学习和宣传。发挥学院大骨班、新青年、青年志愿者等红色社团,和思政教师、优秀辅导员的巡回演讲作用,广泛学习和宣传新思想,加大理论的灌输作用,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

猜你喜欢

进校园理论课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对联文化进校园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