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9-01-15马建平

山西青年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流动心理健康

程 娟 熊 猛 马建平

(1.长江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回顾

(一)情绪情感方面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大多数研究对流动儿童情绪情感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流动儿童的消极情感,如孤独、抑郁、焦虑、自卑倾向较强;积极情感如生活满意度、幸福感较低等。因身在异地,学校里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的改变,其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与当地儿童有差异,很容易使其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王静,2015)。蔺秀云,方晓义(2009)等人的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感较低,孤独感和抑郁等负向情绪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方面存在差异,女生的孤独感低于男生。相比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焦虑情绪较高,家庭经济水平低、转学次数多、打工子弟学校、流动时间短的儿童其抑郁水平较高(王中会,蔺秀云2014)。相比较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低(王瑞敏,邹泓,2010),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相对较高,流动男孩比流动女孩的生活满意度高(刘霞,申继亮,2013)。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不稳定且比城市儿童低(李小青,2008)。

(二)心理社会适应方面

由于流动儿童处在农村与城市两种交叉环境之下,其生活方式、受教育的背景参差不齐,其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他们在学校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熊猛,叶一舵(2011)研究表明,因缺乏安全感,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整体上要差于城市当地儿童。当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流动儿童在长期负性情绪的累加以及在心理应激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心理支持,容易引发各类行为问题。曾守锤(2010)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其行为问题(如违纪、反社会行为、神经症或情绪障碍)的检出率为25.20%。申继亮(2009)等人的研究也得出,流动儿童存在着一定的重度问题行为和轻度问题行为,且发生率较高,如社会退缩性行为和注意力难集中等问题都显著高于城市儿童。

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并未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问题,相反,与一般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总体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较好,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彭丽娟,2012),社会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良好(范兴华,方晓义,2012)。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人格等方面。王心爽(2014)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是影响学龄前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孙倩倩(2011)通过追踪研究发现,学龄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关于流动时间和性别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却不尽相同。个体的人格特点也是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预测作用,个体的心理弹性、自尊水平、歧视知觉和应对方式也会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王静,2015)。

(二)环境因素

在家庭方面,流动儿童的父母多半是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资源较匮乏。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只为提供孩子的物质生活,却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忽略了精神上的呵护与陪伴,使亲子关系淡漠,长此以往,就会对其今后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王静(2015)研究发现,与城市当地儿童相比,和父母沟通感到有困难的流动儿童比例较高,且沟通的质量较低、沟通的频率较少、时间较短,是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存在的现象。另外有研究表明,经济资本决定了儿童的基础物质资源,家庭经济状况对其在儿童发展上的投入有重要影响,夫妻不睦、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等因素都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吴琼静,2015)。在学校方面,因为研究对象的选取不统一和地域文化差异,不同的学校类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何种教学环境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更有利,学术界存在广泛争议。沈芳(2011)的研究表明,公立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要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能够有机会于城市儿童近距离交流,促进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而袁立新(2009)等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环境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更适合。打工子弟学校的大多数老师都接受过正规教育,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和教学能力,学校的流动儿童都是同一个社会身份,他们同处于不利环境,能够彼此理解,没有很明显的歧视知觉,相反公立学校的老师和当地学生往往喜欢给流动儿童贴身份标签,存在歧视的态度(李晓巍),这样的环境下会加重流动儿童的自卑感和疏离感,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三)社会因素

流动儿童虽然随父母来到城市,但农村户籍并未改变,生活在城市却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双重身份使他们遭受社会歧视。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教育资源的不均和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等是影响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大城市中良好的教育条件及社会资源虽然为流动儿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资源稀缺,城市福利系统难以承载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的流动性较高,有关部门难以及时有效地为其提供免费教育、医疗、及保险等福利。尽管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保护流动儿童权利的政策,但是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健康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分析

大多数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的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用测量工具从孤独、焦虑、问题行为等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测量。或者同时使用多个心理测量量表进行研究。如:《青少年孤独感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行为量表》等。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根据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自行编制量表,如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俞国良等人编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还有一些学者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四、流动儿童的未来研究展望

综合分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还有部分学者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干预研究。从现状调查分析到影响机制的探讨,再到方案与对策的提出,从深度和广度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一)多方面多角度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者往往只关注流动儿童的负向情绪,认为其所处的“流动”状态、家庭环境等不利因素,推论流动儿童会遵循“处境不利—焦虑—适应问题”的规律发展,因此认为流动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而忽略了其积极情绪。实际上,也有研究得出,部分流动儿童可以较好的适应和习惯城市生活,不利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他们积极的品质,使他们更加独立、坚强、感恩等。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结合发展情境论去关注流动儿童,用发展的视角既要看到其存在的心理健康及问题行为,也要关注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有可能存在中介变量影响流动儿童行为,如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

(二)拓宽研究对象

多数研究把流动儿童界定为6-14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却忽略了6岁以前的儿童。这部分群体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现实原因,关于学前流动儿童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幼儿阶段是其早期人格形成、心理发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若在此阶段能够及时发现其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将能有效的矫正。因此,后续应该将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宽到学前阶段的流动儿童。

(三)统一研究工具,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以往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特点及现状,少有实验法和质性研究去分析其原因及影响机制。一方面在量化研究中,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统一的研究工具,导致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另一方面,多数研究都是横断面的,分析的都是在某个特点时间段的影响因素,缺乏连续性,容易将这个时期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认为是流动儿童所特有的并归咎于其流动状态,而忽略了人的发展性,缺乏全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规律。

未来的研究取向应该将量化研究(调查法、观察法)与质性研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质性访谈法等)相结合,通过开展实际的干预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才能真正缓解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熊猛,叶一舵,2016)。不仅要系统地考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横断预测作用,更要通过追踪研究纵向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规律,全反面多角度的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原因,为流动儿童提供有关认识自我、情绪调节、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流动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流动的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