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途径
2019-01-15谢浩彬
谢浩彬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普宁 515343)
在高校学生的成长阶段,辅导员作为主要领路人,在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更应当严于律己,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活动。同时,高校辅导员需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其今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
要想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高校辅导员首先应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及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其次,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需具有较好的思想品质及文化修养,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再者,教师需有高尚的品格及稳定的情绪,以此给予学生朋友般关怀;最后,辅导员需高度热爱学生并充分了解学生内心想法,进而让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1]。
二、高校辅导员创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实施体验式教学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时,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及情感表达能力,但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觉性且需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实现最佳效果。因此,辅导员需在传统说教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身感受,以此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具体方法如下:(1)让学生在行动中引发思考,不断在社会事例中培养道德品格,比如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号召学生深入社会进行道德缺失现象及模范人物的调查及记录,在这期间,学生会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许多缺少公德心的人,当然也会见识到更多榜样人物,以此直击学生内心深处,让其建立自己的社会公德理念,进而提高学生个人素质;(2)辅导员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以此培养学生端正的品行;(3)辅导员需重点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切勿放纵学生小问题,需结合学生个体特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2]。
(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平常接触网络信息的空间较大。因此,辅导员需进一步利用网络技术强化思想政治管理效果。首先,辅导员需优化网络平台,由于网络数据信息量较大,一旦出现不良信息将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甚至降低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同时需从多个角度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向发展;其次,辅导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微信、QQ等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并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解决;最后,高校辅导员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新闻讨论活动,大学生思维往往较为活跃,所以需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对此类新闻的真实看法,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正确引领学生的思想动向,让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引导学生确立目标
高校生活与其它阶段的校园生活具有较大差异。此时,高校辅导员需积极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建设,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尤其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刚进入学校时,他们往往处于一个迷茫期,甚至没有固定的人生目标。辅导员对此需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同时,辅导员也应联合学校一同开展“寻找人生梦想”、“实现人生目标”等类似的主题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辅导员也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开办创业、就业相关的讲座,让学生积极乐观的面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文化水平相比之下较高,但社会经验较少,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时重点应提升其心理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许多学生在尚未走入工作岗位时就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这表明在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管理需重点提升学生抗击打及自我调节能力,这样才能及时为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让其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面对种种挑战。另外,辅导员还需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缓解内心压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质量。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当时刻明确自身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学生价值观及真实想法,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