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1-15郭慧颖贾惠馨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

郭慧颖 贾惠馨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概念界定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旨在重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敢于正视和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关心自己,关爱他人。然而,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心理健康”的正确含义,并往往与其他概念混为一谈。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教材给出的定义是:“正常”与“不正常”是属于“有病”或“没病”问题的范畴,而“健康”与“不健康”是属于正常范围内衡量正常度多少的范畴。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一)寻求掌握大学生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是新颖的、相对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其标准和内在含义也不相同。当前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的出现00后群体,他们凸显新的心理特征。抓住学生心理,面对心理问题才能够得心应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要与对方建立起信任关系在今后的工作开展才能顺利。一般辅导员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有以下几个渠道:1.心理测试专业量表,每年新生入学初期,学校会统一组织全体新生做心理测试,通过专业测评来判断学生心理状况。2.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将学生基本信息建档收册,从而对学生家庭、学业、生活有一个基本了解,并着重关注贫困学生以及离异、孤儿等特殊学生群体。3.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学生之间接触频繁且直接,学生更了解真实状况,通过学生干部掌握学生动态,提前预防问题,及时危机干预。4.家校充分合作,通过电话沟通、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前期生活学习生涯状况,掌握学生动态,以免遇到问题由于不够了解而做出错误判断。同时,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二)以“0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1.易于接触新事物,缺乏辨别力。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们的社交、娱乐、支付以及学习都与网络密不可分。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可以学习哈佛、剑桥等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可以参与全球竞赛、会议,也可以去非洲、东南亚等地去做义工,但是大量信息充斥,学生由于缺乏独立的辨别力,特别容易将事情片面化,简单化,甚至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误入企图。如果辅导员老师没有加以及时指导,学生思想心理就容易偏离轨道。了解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想法,辅导员老师必须要学会运用移动互联网。

2.重视自我表达,排斥传统管教。越来越多的0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他们更喜欢表达自我想法,倡导独立自主的理念,他们认为人人平等,不再一味认同“老师就是对,应该就听从老师”这种观点,排斥一味说“不”的教育模式。

3.敢于迎接挑战,抗挫能力较弱。大学生创新性强,喜欢未知,喜欢迎接挑战。但同时大量调查及实际学生工作实践中又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一旦在遇到问题受挫,他们往往无法面对,不愿意重新来过,甚至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我怀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抗挫能力较弱。

三、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学业压力

在当代社会,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大学生在经历千军万马的高考后,却发现大学时期要面对的是来自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大学教育更考验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首先,大学生脱离了高中的升学压力以及老师的全方位管控,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迷茫心理。其次,大量校园活动会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业和活动间的关系做出良好的平衡,一些学生无法做到双方兼顾,这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再者,诸多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压力形成繁重的学业负担,很多学生因此陷入迷惘,继而产生深深的焦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二)社交问题

1.人际交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表明人类有社交需求,需要在人际交往的网络中获得相应的支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在同辈群体交往方面。朋辈群体的融洽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支持,反之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1]

2.恋爱问题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们有情感需求,在朝夕相处中产生眷恋之情,本是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因过度沉迷而荒废学业,忘记了大学的真正目的和主要任务。更有甚者,因处理不好恋爱关系而导致情绪波动过大,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都是不容小觑的相关问题。

(三)家庭困扰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萨提亚冰山理论提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亲子关系的亲密与疏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心理状态。[2]很少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或者父母感情不和谐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冷漠、内敛或者易怒极端的特点,不利于和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

(一)完善科学的心理工作机制

心理健康工作的原则是外松内紧,心理咨询流程和心理工作架构两种工作机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而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群体受益。

在个性化心理咨询方面,心理咨询前期的心理访谈、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与心理疏导、后期的心理跟踪与定期回访,整个过程形成闭环,将为每位来访者建立完整独立的心理记录,并且将会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进行高度保密,增强来访者的信任度。

在心理架构方面,建立起以宿舍心理护航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站以及学校心理咨询室五位一体的心理工作管理机制,由点到面,覆盖各年级学生。通过负责同学和老师深入宿舍走访,心理辅导站值班为同学答疑解惑,建立心理工作跨年级联动交流机制,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心理工作管理机制。

(二)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力量

同辈朋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群,青少年时期的朋辈群体影响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若在心理问题萌芽的关键期,同辈朋友能够及时发现并伸以援手,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将心理问题及时遏制。在这一点上,笔者所在学校一直极为重视,心理辅导站运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同辈群体动力来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理工作活动。目标:1.“认识自我”主题活动,利用不同的叶子来树立独特的自我观点,从而正确认识自我,提升组员自信心。2.“你我都是好朋友”主题活动,通过游戏环节促进组员间的互动交往,锻炼人际沟通技巧,构建朋辈支持网络。3.“明天会更好”通过绘画展示未来构想图,分享相关经验及解决问题办法,实现互帮互助,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性质:问题解决和个人发展成长小组。节数:3节。人数:8-12人。招募:线下:海报、讲座;线上:社交平台(QQ、微信、微博)、电子邀请函等。由此,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与精准度大幅提高,从而更高质量地保障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重视辅导员老师的作用

辅导员老师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首要关怀者,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下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中,应当努力提高辅导员老师的心理专业水平。一方面,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及时察觉学生的情绪波动。另一方面,要为辅导员提供专业培训学习机会,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完善大学生校内心理问题帮扶机制。

总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师生应高度关注心理健康建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心理督导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培育新一代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

猜你喜欢

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