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机构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研究
——以泰康之家为例
2019-01-15吴美珍
王 妍 吴美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数量增加,空巢化趋势加深,空巢老人数量增多,照料需求增加。截止2018年末,60周及以上人口已经突破20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以上。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重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模式。
一、空巢老人相关概述
(一)空巢老人界定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独自居住或夫妻双居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空巢老人的概念包含了三种情形,一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子女,但是子女因各种原因不在身边的老人,并且只有一位老人独自居住的生活;三是老人夫妇二人共同生活。
(二)民营机构养老概述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政府养老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养老需求现状。在国家养老政策的扶持下,民营养老机构迅速兴起。民营养老机构是相对于公立养老机构而言,民间的资本流入,发挥市场化功能,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实现企业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是人口结构决定、养老机会成本催生和老年人的心理感受使然。有助于弥补公立养老的不足之处,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空巢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解决养老这一社会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养老趋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为加快发展养老机构和养老产业,开始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开始发展,传统养老模式根本无法满足空巢老人日益增长的医疗和养老的需求。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发展,重新界定了养老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将老人的健康医疗服务加在了养老服务的项目之中,区别于传统的单一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养老服务项目。
二、民营机构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一)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现状
1.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
养老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老人的养老需求,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人的需求满足程度也是不同的。通过随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进行的方式,调查对象多为空巢老人,数据显示选择家庭养老的占比例最大,达57%,传统养老模式在思想中根深蒂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占31%,机构养老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经济负担重,空巢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也会影响养老方式的选择。社区养老是新兴的养老方式,受社会认知度不高,施行的范围小,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的影响。
2.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老年阶段的到来,导致老人的生理状况的改变,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对于各方面的需求相应增加,患病风险上升。空巢老人与普通老人相比特殊之处在于无子女在身边,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化,大致可分类为经济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文化精神需求。
(二)民营机构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及分析
1.社会人口学特征
(1)经济状况。稳定的经济收入是健康幸福养老的必要条件。从调查的数据看,民营机构的空巢老人主要经济来源主要分为四类,家庭提供、退休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分别占比重为38%,41%,12%和9%。由此看来,民营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老年人个人退休金和家庭提供,这与民营养老费用较高有直接关系,选择民营机构养老的老人大多数来自城市家庭,相较于农村的空巢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高,高知空巢老人在退休后,因子女不在身边产生孤独感或是无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从而选择民营养老机构,并且因民营机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医疗服务都比较丰富和先进,可以很好满足空巢老人的多样化需求。
(2)社会地位。空巢老人在退休前是社会文化的主体,社会经济文化地位较高。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变迁快,老人对新事物的接触减少,因传统观念等因素与现代新思想相抵触,受潮流的冲击较大,空巢老人逐渐沦为社会边缘群体,社会地位下降。并且因为经济地位的改变,在家庭的主体地位也被挑战。
2.心理因素
空巢老年人因其存在的特殊性最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引起老人的生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对于空巢老人,精神寄托是影响心理健康重要因素,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以及疾病,严重时影响生理健康,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症状有产生孤独感、精神寂寞、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经常回想往事、厌世,有的老人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或者行为,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人因为离开岗位或者因子女不在身边,生活角色从社会到家庭和自我的转变,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变化,容易滋生另一种心理问题即失落感。民营机构相对于传统家庭养老,有很大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有效的减少老人的孤独感,降低心理问题产生的风险。
3.生理因素
对于老人来说,健康是最重要的,直接决定了老人的生命质量。老人要注意各项生理指标,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的罹患率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其中65岁以上老人的慢性病罹患率高达六成。经民营养老机构的数据显示,患慢性病的比例高达九成,其中患一种慢性病的患者占41%,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59%。说明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因民营机构医养结合的优势满足了医疗以及照护需求,更好的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案例分析: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机构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以泰康之家为例
(一)泰康之家基本情况
泰康之家是泰康健投旗下运营养老康复和创新专业养老服务和产品的养老专业品牌,整合老人生命链,以健康养老为核心,联结养老保险产品,打造老年人健康服务新平台,转变老人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特色有医养结合、功能多、规模大等,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科技养老为理念,满足老人核心需求,为老人打造温馨的家、高品质医疗保健中心。泰康之家凭借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力获健康(2018)中国十大养老项目路殊荣,是民营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力量。
泰康之家目前运营的城市已有15个,涵盖的地区广泛,华北、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地区都已涵盖。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已经投入运行,其他11个重点城市正在建设当中,即将投入运行。
(二)泰康之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1.配备康复医院
民营机构设立独立的康复医院是医养结合的一种典型的做法。本文为例的泰康之家养老配备了专门的康复医院,汇集国内外康复医学专家,组建多学科康复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集诊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国际化康复医疗服务。对于慢性病患者,采取构筑三重防线的方法,急救保障、老年慢病管理和老年康复。
2.专业护理服务
泰康之家引入国际照护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对标国际优秀长期照护机构,形成了泰康特色的照护服务及评估体系。遵循入住前专业评估、照护需求分级、设定照护目标、制定照护计划的国际标准流程,为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长者提供兼顾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的整合照护服务,实现一站式生活健康解决方案。泰康之家创用“1+N照护模式”即由1名专业负责人主导,N名照护团队成员辅助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保障老人得到全面专业的照护服务,也节省了公共资源及家庭开销。
四、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机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需求量大、数量少
当前我国空巢老人的增多,养老需求大,对民营机构的需求也增大,但是因为我国一直采取的都是以传统养老方式为主,家庭养老和公立机构养老,对民营机构的发展较为不重视导致现在民营机构的数量小,满足不了当前的养老需求。
2.融资困难、缺乏政策支持
民营机构主要是民间资本的投入,资金的短缺和融资困难是目前民营机构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而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直接又影响了融资的难易度,民营机构不享受政府直接的资金支持,主要靠的是个人资金和银行信贷,是承担着高风险的投资严重阻碍了投资的积极性,信贷的门槛高同样也影响了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匮乏又导致了民营机构的服务专业水平低、设施缺乏等问题,使得民营机构的入住率低,发展速度慢。
3.盈利困难
国家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定义是要发挥公益性质,使得民营机构陷入“盈利”还是“公益”的选择。因为缺乏政府的支持,在土地、设施上没有政策的优惠往往成本要比公立机构收费高,为了收回成本使得民营养老机构的价格上升,却又导致入住率降低,现在很多民营机构都处于亏损阶段,盈利状况不理想。
(二)建议
1.统筹规划、加大宣传
相较于公立养老院民营养老机构的数量少,建议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数量、布局、规模等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满足当前对于民营机构的需求。同时,加大宣传,提高民营机构社会认知度。
2.制定政策、加大扶持
少了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民营机构的发展困难重重。制定民营养老扶持政策,为促进民营养老的发展,应创建良好的养老产业发展环境,同时要落实好已实施的政策,平等对待民营机构的发展,改变民营养老在养老产业发展的劣势地位。
五、总结
我国在世界人口比重占比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比重占比最大的国家。因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征,导致老龄化进程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养老服务的供给已经满足不了急速增涨的需求,形成传统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现状,亟需寻求新的养老模式,解决养老这一重大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下,民营机构的发展可以有助于养老问题的缓解,相当一部分的学者也不排斥养老机构民营化,将民营养老看成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民营机构相较于传统养老的特有特点,更好的满足空巢老年人的需求,保证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