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动车组检修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与实践*

2019-01-15左继红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动车组工科检修

左继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我校做为首批具有铁路背景的国家示范校,动车组检修专业是我校的核心王牌专业之一,但是在教学中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课程与课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及课程间的交叉综合,课程设置没有从课程群的角度把本门课进行总体优化,导致有些知识点几门课重复出现,有些重要知识未有涉及在实践教学中与理论脱节,特别是动车组技术发展较快且在我国发展较多,新知识层出不穷且点多面广,如果不进行改革,会导致各门课继续各自为战。这样组建一体化的课程群就得使各门课知识进行整合,才能满足动车组检修人才的需求。[1-2]新工科是一种新型的工程育人教育,主要和传统的育人相比培养要求发生了变化,强调在以德树人的基础上以适应动车组新知识的要求,融和多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充分发挥课程群的整体功能效益。所以课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本次改革的途径及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3-5]

一、课程群知识优化

(一)优化课程知识

新工科强调知识的融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是由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动车组制动系统、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动车组机械系统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是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且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繁杂性常导致课程知识重复或衔接不畅等问题。这就需要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战”的教育局限,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对课程知识、实践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优化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工科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本课程的优化本着以知识点学习为主,把动车组检修的所需知识点进行罗列出来,把知识点进行分类,开发出与知识点符合的教材供学员进行学习。

(二)优化实践知识

实践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建设,校内基地建设对接广州动车段,武汉动车段先进车辆制造和检修技术,学习新近动车组的新技术、新工艺,适应动车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校内主要建设基本的技能操作实训室,动车组模块专项训练实训室,专业检修及模拟驾驶综合实训室,锻炼学习操作的基本功,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校外基地建设比较最新的国家职业教育纲要,建设企业学校共同认证的校外综合实训基地,与企业一起进行技能鉴定工作,满足学生的专业顶岗实习,为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教师培训及服务工作。

二、改革教学方法

打破原来的填鸭式教学,采取基于工作过程模仿工作现场的教学方法,下面以动车组辅助电路出现故障为例进行教学。

(一)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本次任务的内容设计不同角色,一般6人一个小组,组长为本次故障的现场负责人,下发任务单,学生接受任务单后认真学习辅助电路的电路图,掌握本次故障的电路原理。

(二)解决故障:教师设计不同的故障,采用蓝墨云摇一摇选择故障类型,要求学生解决故障在规定时间内时间越少越好。小组会议对故障进行讨论后,组长根据组员的能力来分配难易不同的任务。

(三)功能演示:教师在让学生注意操作规范,学生根据抽签的顺序进行演示,解决故障一定要高标准按照操作工序,保持耐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综合评价: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操作规范,故障解决,解决时间长短,小组分工合理等分别打分。小组内组长对队员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根据小组的分数及每个组员的表现给出本次单元的分数,期末总成绩由几次单元成绩组成。

(五)自我总结:学生根据本次执行情况,找出不足进行改进。

三、课程使用效果及推广

本次课程是把新工科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为主要针对动车组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改革,打破了每门课程各自为战,造成了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知识点重复讲几遍,有些知识点非常重要几门课程都没涉及到,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后,采用基于企业课堂的教学方法,效果比较好,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快速的适应企业的要求,新工科强调知识的融合,动车组教学的改革可以推广到城轨车辆技术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教学中,本次新工科融入课堂教学是探讨了一条高职学生培养的新思路,采用企业课堂教学与知识点整合再融合是新工科再发展的新的教育内涵。

猜你喜欢

动车组工科检修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石太客专动车组低速过调谐区收H码停车问题分析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检修
高速动车组高压安全防护应用研究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