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学校名师工作室平台的“双师课堂”建设*
2019-01-15于爱莲胡晓榕
王 洋 于爱莲 胡晓榕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农村地区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农村地区教师发展的新平台,不仅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而且根据区域差异培养出熟悉农村教育的名师和教育专家,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自从工作室运行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工作室的定位有的时候脱离了本地实际,并没有针对性地安排研修学习,也未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知识结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双师课堂”的推行将会成为城乡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借此来改善农村教师资源短缺的现状,实现“一校带多点”。
一、概念的界定
“双师课堂”是由两位教师相互协作组成,一位是主讲教师,负责网络授课,另一位是助教教师,负责课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这种教学模式将线上“名师讲课”与线下辅导相结合,成本低、效率高,内容可复制、可回放,双向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优质资源。
二、推行背景条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三通工程”,即完成三大任务和搭建两个平台。在各级各类学校接入宽带网络,改善网络学习环境,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分享,推动教师和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交流互动。通过搭建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两个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最终实现网络校校通、资源班班通、学习人人通。除此之外,在农村地区还推行“农远”工程,通过信息化技术,以教学播放为手段,通过卫星教学视频,使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就能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基础教育保持均衡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见证了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显著的成效,乡村学校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么下一步就是着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解决教研培训和课堂教学这两个“短板难题”。
三、“双师课堂”模式的实效性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里,要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一方面挖掘本地和本校的潜力教师,让他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更多的教学点。另一方面,引进外部优秀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分享到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课堂互动授课。对于资源相对短缺的乡村学校来说,实践“双师课堂”只需配备简易的网络设备,借助免费课网络平台、投影仪便可以教学,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起效快。“双师课堂”可以使名师工作室中的教师成员向多层次性发展,联系线下附近的名师,共享区域资源,互相交流借鉴,挖掘和培养出农村地区更多的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在不断观摩和学习网上与区域名师授课讲座的同时,组织工作室成员集体备课,保证线上教师和线下教师认责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技巧,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双师课堂”的线上名师既可以是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也可以是农村地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优质教师资源,加强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建设以及建立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库。同时工作室成员在与线上教师的配合中,也无形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双师课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云服务平台及专业视频培训终端设备,有效增加了教学效果。授课端的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设备掌握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观察学生课堂动态,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调整快慢节奏。助教教师则在课堂中及课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练习及答疑等工作。“双师课堂”通过答疑器等电子设备,使学生可以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互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帮助教师快速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在与远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反思,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双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城乡差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它一方面以独特的教学思维和创新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教师在“双师课堂”的磨课中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