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
2019-01-15李平
李 平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将组织性、系统性的常规思政课堂教育与灵活性、隐蔽性的渗透式教育相结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
课程思政除了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外,还要在整个通识课程中开放教育资源,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主要抓手。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熏陶,对大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都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从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来看,校园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制度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以及校园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校园环境文化是外显的因素存在,其他几种则浸润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不管是外显还是内隐的文化,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这些都是课程思政在开展育人活动中的方法与手段。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学校宏观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有选择性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将专业课程在育人中的内在要求外显在校园文化中来,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效果。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课程思政在校园育人环节上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除了在各类课程中做好育人工作之外,课程思政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课程思政在实现育人目标过程中,总要体现在各类活动载体上。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诚信、尊重、友善等素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各类活动体现出来。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在教育目标上的融合
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首先是教育目标的融合。由于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新的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比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上并非一定要专门讲思想,讲政治,最好的方式是将其育人目标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所以,整个课程思政过程中,真正体现其中的是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同向同行中,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实现对学生在身心各方面的影响与熏陶,这实际上就涵盖在整个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二者应该而且必须在教育目标上实现融合。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在人员协同中的融合
打造“三全育人”模式,提高教育实效,需要多部门协同开展育人工作。能够让学生“入脑入心”,绝非单纯的说教就能实现,需要从学校层面开展顶层设计,联合学校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处、宣传部及各教学院系等部门共同开展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增加人际交往,加强内心体验,实现育人目标。多部门协同育人实际上体现的是跨界的融合,通过校内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整合,最终落脚到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统领中。校园文化建设既是融合的起点,同时也是融合的目标。具体来说,思政教师与各教学系跨界集体备课,实现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教师文化。思政课老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具有资源和智力优势,专业课教师及有关行政部门人员应该与之一起挖掘思政元素并进行精准阐释,保证育人的方向性。同时,挖掘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里思政元素的教育资源,在专业课堂/实训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从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发展史和英雄人物等思政资源中挖掘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着力于以资源共享、相互配合为特征的课程文化建设。教师主导课程文化建设,但学生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在实施路径上的融合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实现育人目标,必须从其本质要求出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这就为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在实施路径上的融合提供了启示与思路。
课程思政在建设要求上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对应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课程文化。在建设思路上,坚持集体备课与专家指导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试点经验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其中集体备课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和实施要求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对应教师文化,后面两个“相结合”对应管理文化。课程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即实施路径上)层面实现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