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2019-01-15李香漪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连锁专业课程思政

李香漪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不清晰、价值取向糊涂、诚信意识较差、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遗忘、团结协作观念淡化、心理素质不健康等问题提出了时代要求。新时代,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科学原则,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为明确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一次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时期下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有效结合到专业课程中,如何把树德立人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有机结合,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是当前这个专业也是作为这个专业的一名教师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课程思政”简单来说就是在讲授专业技术时要积极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树立立德树人和专业学习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比如连锁经营管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隐性的,要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专业老师要隐性的体现思政价值、品德志趣、民主精神、爱国情操、传统文化、理想人格、家国情怀等内容。高职院校也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是担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重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任务都离不开育人,育人就是要对所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劳以及阶级思想意识等全面的培养、教育以及灌输。

党的十九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浓厚氛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树立“四个自信”,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连琐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教学指向。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以及党中央精神提出的“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全国各类高校都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这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和动力。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制定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开展了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工作,2019年几十门课程被学校列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今后将继续大力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形成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

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亟待改进的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思政”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二是对思政课程要求、教学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混乱认识不清晰,不能很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中。三是课程思政教育大环境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师德、师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有效手段,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效果需要提高。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

千方百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院校是造就工匠精神,实用型人才的根本,这些技能型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是必要和重要的途径。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深刻的认识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时代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就要在“课程思政”上下功夫,真下功夫,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发力。

(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的基础专业课程,以专业知识为主体,建立以“专业课程为主、思政课程为辅”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是必然选择。在环绕学生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职业道德的培育下,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学习的合力作用,并在实践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围绕《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目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模块。将中国传统管理艺术与思政课程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加家国情怀观念。

(三)围绕课程思政要求,改革教学内容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内容是新时代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吃透教材,找到教材里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要多与思想政治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借鉴经验。要把组织行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结合起来。

(四)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

大力营造课程思政环境、氛围对于新时代改进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经济管理学院层面要加强“课程思政”意识的顶层设计,积极构建规章制度,全面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文件、指导思想等,加强思政老师和专业老师互帮,指导专业老师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要从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管理,形成合力,让课程思政理念真正落地,落在我们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小之上。创造机会,大胆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有效利用所在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空间真切感。

(五)改变传统的考核办法,提高课程思政的地位

传统的专业课考核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要转变这种考核模式,要在专业课考核中加入思政考核评价,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将专业知识考试分数由以前的一百缩减为80,剩下的20分列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加分项。其中,思政考核评价并非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组成:第一,在过程评价中,要对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德育、能力、劳动、事迹”这几个方面表现进行考核,由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以及任课教师考评的方式来完成。在考察学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是不是有理想、是不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在最终评价过程中,将邀请企业专家,思政教师来参与,以学生互相评、专家点评、教师复评的形式进行考察。考核评价中主要围绕学生理想信念、三观认知、团队协作、集体意识、奉献精神、爱国情怀、艰苦朴素等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学生的分数。

猜你喜欢

连锁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