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小学生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2019-01-14杨海红
杨海红
摘 要: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父母、老师的信任与关怀。那么如何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呢?现在的小学生,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入手实现他们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情绪,而且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受情绪的影响。有的情绪属于正能量,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有的情绪属于负能量,可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和阻碍。有关研究表明,激励性的话语能够使人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因此,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我们要为他们创建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生;构建;鼓励;课堂氛围
老师在“优秀课堂”的理解方面有不同的认知。有的人都认为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紧张、紧凑的;有的人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人文的、和谐的……其实,孩子在课堂上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这样轻松而富有情感的课堂才是真正对学生有利的,要想构建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一、给予尊重,及时鼓励
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作为老师,能够促使每个孩子勇敢发言,做一个有主见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用鼓励的话语、肯定的眼神引导他们找到自信、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讲“My Family”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并不优秀,但是从一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回答的想法,但就是缺乏一定的勇气,这时老师就可以用肯定的眼神对其示意,鼓励其勇敢发言。当其站起来回答完问题后,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并带头鼓掌,这无形中将会增加发言者的信心,对构建积极而活跃的课堂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轻松互动,学以致用
轻松欢快的情景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课本中“Sports”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运动器材,如乒乓球、跳绳、羽毛球等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同时还可以邀请学生一同进行友谊赛,这样既能快速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次学习的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上课注意力。在讲到某些内容时,学生可能回忆起前进行的友谊赛,容易产生共鸣,这样他们既学到了新的知识,又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三、师生合作,共同进步
我们要想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是关键所在。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共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帮助老师增长经验。他们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对于老师的教导,学生应该予以接受。只有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效率才能更加高效,反之则不然。譬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小学里年龄最大的学生,心智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对于学习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不必对其紧追慢赶,拿着教鞭在后面跟着。对他们而言,“软教育”更为适用。他们已经懂得了尊严的意义,我们在课堂上如果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批评,不但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破坏师生关系。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应该私下交流,各自表达一下对事情的看法,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不能代替他们做主。
四、实时观察,培养能力
学生都是单纯善良的,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不同寻常的敏锐感,老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这种潜能发挥出来。英语毕竟不同于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习得语言的机会,除了在課堂上,没有太多的机会供我们学习。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这种不断寻找机会提升英语水平的能力。例如看到课本我们脑海中就能想到“book”,看到黑板我们就能想到“blackboard”……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安静与投入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安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正投入学习中去了;相反,有的学生不安静,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认真投入。有的老师能够从学生的眼神当中察觉到他们此时此刻的状态,好的状态则会使得老师更加振奋,进而投入一个更好的讲课状态。如此一来,才是最佳的课堂表现。
总而言之,虽然对于课堂构建我们有诸多想法,但是要想得到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时间的磨炼以及师生的密切配合。对于良好课堂的构建还需我们共同努力,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还要进一步探究,让我们一齐协作,打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顾雅芳.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模式浅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的践行[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8).
[2]赵慧臣.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兼论游戏与教育如何实现有效融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
[3]李永宏.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基于2008—2017年外语类和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1).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