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01-14张锐
张锐
摘 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加大了对小学生逻辑能力培养的关注,教师要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出发,实施高效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讨论,围绕这一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其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难题。实际教学中应体现出教学的针对性,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让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关键时期,注重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使其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对加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增强其问题分析能力,逐步提升自身数学学科素养[1]。将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作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学习需要,能最大程度开发学生智力。另外,数学知识本身体现出较强逻辑性,利用数学符号来展现数学公式和定理,在推理定理和公式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在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条件下,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为其各个方面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于逻辑思维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明确逻辑思维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性地创新数学教学策略,从数学教学特点出发,应从营造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具等方面入手,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展开。
1.营造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是不断提升的,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为了促进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应注重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通过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思维,为数学知识深度学习提供条件。并且在环境影响下,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确保数学教学效果良好。例如,教师可通过实施情境教学吸引学生兴趣,在讲解集合问题时,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兴趣爱好将其划分成不同集合,如在课堂中教师会让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站起来,让同时对足球和羽毛球感兴趣的学生站起来,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中,由此引出集合、交集、空集等数学概念,在生动情境中加深学生知识印象,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在主动学习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利用故事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这就为情境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计划推进过程中,促使学生逻辑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2.通过问题启发思维
思维的引发是通过问题分析完成的,在数学课堂中,要求师生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深入挖掘教材知识,最终使学生能独立推理数学问题。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发现并总结问题,注重思考过程的独立性和连续性,使其能应对其他相似的问题[2]。对于教师而言,应遵循个性化教学原则,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思维水平,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常来讲,数学教学活动是围绕多个问题进行的,通过采取问题教学法,将分散知识點串联在一起,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如在讲解“倍数与因数”模块时,教师让学生想象将一张白纸多次对折后能达到的高度,再次对折会产生什么变化。然后由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在学生实践操作中会了解到一张纸通常折不到十次,难以想象折30次、60次后的效果,这时教师会告诉学生一张纸折叠30次后,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学生会产生思考兴趣,为学生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运用提供广阔空间,使数学教学得到质的提升,满足学生逻辑思维发展需要。
3.利用教具进行教学
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像、声像等教具进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生感性思维要重于理性思维,需要通过教师引导使其将数学知识转化成理性认识。通过借助多种教具可落实多样化教育方式,使学生对知识含义和运用规则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思维不断成长。教师要结合学生思维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案,运用创新思维,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制定课程规划,在辅助教具利用下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例如,学习图形概念时,教师应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其观察具有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特征的事物,并运用尺子测量图形边长和角度大小,自行总结图形知识。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数学兴趣,还突出数学学习在发展逻辑思维方面的重要性,在逻辑思维运用下,保证学生对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要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姗姗.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教师,2018(S2):29.
[2]吴世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10):54-5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