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9-01-14李春玲
李春玲
摘 要:现代基础教育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很少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打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新局面,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让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学会处理问题,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并共同推动教学开展的课程。小学生只有通过与老师互动,主动了解老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数学的魅力,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学习数学,乐于接受数学知识,乐于深入理解并实际应用数学知识,更乐于以后在数学上继续发展,这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乃至国家数学专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则易使学生盲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符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利于小学生的日后发展。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人本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
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牢记以学生为根本的概念,并实际践行。小学教师是小学生人生的第二引导者和领路者(小学生人生的第一引导者和领路者为其父母),对小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教学无外乎一个观念,教书育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导作用,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而乐于学习的第一步自然是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生动活泼,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小学生感于发问也敢于提问,为小学生编织自主探索数学世界的引路明灯,让小学生热情积极,充满趣味地在数学海洋中徜徉。例如,数学六年级人教版教材中有一题:“有个圆柱体笔筒,如果想给笔筒的四周包上彩纸,需要用多少彩纸?”对于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參与讨论其中:圆柱形的笔筒怎么包?用什么包?怎么包装更节省?然后话题一转进而到正题,学生就会提出问题:那到底最少需要多少彩纸呢?这时候就不需要教师再费苦心让小学生计算了,因为小学生自身的趣味和探索性会让教学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行动力,从而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活化了学生的思维,极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效问题也同等重要,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数学是初等数学教育的基础,是一门探究型学术学科。要使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顺利进行,小学生一定要扭转以往的“被动式”学习态度,而在数学学习和知识掌握中把自己放在学习与理解的主体地位,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对数学知识拥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去探索数学世界,充分掌握数学基础的情况下对数学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做好学前准备,要了解到自己即将学习什么内容,并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推导:分割圆柱底面,从而计算出来相似的圆柱的面积。或者把圆柱切开,再把切开的部分拼装。这时候圆柱的面积就可以由近似的长方体经过一系列的表面积的计算得到。而在进行学习这章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用纸张制作圆柱体,从而观测到圆柱体表面积与相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得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激发小学生上课时探索氛围,也更有利于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理解性记忆。
三、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自行探索与总结的氛围
小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学会总结和运用数学知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仅仅是死记教师总结的知识。然而小学生年龄小,但需要记忆的东西多,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的记忆状况都极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自我思考与总结课堂氛围,鼓励小学生自行探索与总结。例如在学习完小学课本中的知识点鸡兔同笼这一章后,老师可以不急于继续讲课或者让学生做题,而是抽出来一节课鼓励学生自己讨论,讨论在本章节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问题,以及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什么见解。让学生把自己得到的理解互相分享,鼓励他们总结所学知识,在必要时对他们的讨论进行补充,让学生更加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有了兴趣、好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化为主动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效率,就是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超禄.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1.
[2]苏韩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探[J].学周刊,2016(18):134-135.
[3]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88-189.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0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