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9-01-14陈伟稼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陈伟稼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朗读教学并不是很受重视。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小学生在朗读时常见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会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对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会有更好的感受,同时也能够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但是小学生在理解文字时往往比较简单、机械,对于课文的真正含义并不能做到彻底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会不断在头脑中进行重复的记忆,学生对文字的感受也会逐渐深入,思维能力也随之提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多个感官都能够被调动起来,对课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也能更好地吸收。因此,学生的思考能力会不断地提升,思维也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也有限。他们常常无法真正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含义。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1]。在朗读的时候,学生会逐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能够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有更好的感受。学生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感觉,学习热情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甚至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用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技能不断提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章通过语言文字展现一定的意境。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中所描绘的意境进行再次创造。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思考将课文中的文字转化成有感情的符号[2]。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并且能够体会作者所使用的文字之美,审美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切入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感知的重要步骤。通过有效的朗读,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主要意图。在反复的朗读和品味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重难点内容,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技能。对于语言的感受仅仅通过教师的灌输是不够的,朗读与理解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就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朗读,领会课文的含义。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小学生在朗读时常见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朗读时经常多字或者漏字

在小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常常不能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进行朗读,经常会出现加字或者漏字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并没有看清楚文本的内容。同时,学生在平时对课文朗读得不够,对课文内容感觉不熟悉[3]。他们并没有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指名朗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朗读时会出现“唱读”现象

在目前的教学中,小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唱读的现象。他们常常朗读两个字就要停顿,并且有很长的拖腔。学生这样进行朗读,不仅会将文章中的词句读破,而且朗读的腔调也比较呆板、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对课文的理解也不深入。造成学生出现唱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习惯于采用唱读的方式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學生也就会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朗读行为。其次,小学生并不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倘若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文章中的句子就会被读破,句子的意思也被分割,学生语感的提高以及个性的成长都会受到影响。

3.朗读时一字一顿,速度过慢

很多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读一个字停顿一下的习惯,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小学生没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断句,在朗读的时候该在什么地方停顿。另外,有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用手指读的习惯。倘若这种习惯不能得到纠正,他们的朗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4.朗读时速度过快,无法品味

有些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速度非常快,但是却没有很好地理解文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好朗读任务之后,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只讲求朗读的速度,却忽视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并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他们对学生的督导具有机械化和盲目性的特点。教师只要求学生读对字词的声调,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却没有让学生在朗读时留意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学生的朗读出现了形式化问题,朗读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朗读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有效的朗读可以启发人的心灵,让人获得美的感受。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朗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朗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知。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朗读的魅力,教师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喜欢朗读,并且掌握朗读的技巧。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示范朗读,既要保证语音、语调的正确性,又要注意朗读方式的正确性,让学生被自己的精彩朗读所感染,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并且将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出来。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朗读录音,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既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又能够有很好的学习范本。无论是教师的示范朗读还是朗读录音,都可以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出来,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为学生组织竞赛类的活动。在竞赛之后,教师可以为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颁发“朗读之星”的荣誉,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提升朗读的自信。

2.让学生练好基本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时,教师应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足够多的生字,并且掌握普通话,能够正确发音,为朗读的开展打好基础。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强调,应该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不能有加字或者漏字的情况,也不能用唱读的方式进行朗读,更不能颠倒顺序进行朗读。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带有感情,准确地读出轻声字和儿化音。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字典在身边。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好预习的任务。如果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生字,学生应该先查字典,将生字的读音弄准确,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存在含混不清的情况,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否则,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会受到影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3.有效開展朗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文章类型有很多种。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类型以及内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朗读。这种有针对性的朗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还会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开展朗读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配乐朗读,根据文章的内容配上合适的音乐。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并且对文章的主题也会有更好的理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有感情,朗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提前对学生做朗读方面的指导,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是非常可怜的,她的内心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时的社会也很凄凉,破坏了小女孩的梦想。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上气氛悲凉的背景引导,让学生在朗读时逐渐进入到情境中,从而在朗读时更加富有感情。当学生朗读到小女孩看到火炉、看到烤鹅、看到圣诞树的时候,背景音乐的感情应该加强,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有更好的理解。

4.培养学生朗读方法

小学生通常都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也比较强,在课堂上常常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的主动性,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重视细节。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注意对字词的朗读节奏。特别是要注意动词的朗读,如果学生在读动词的时候语速过慢,则无法将动词的特征体现出来,如果语速过快,则会失去朗读的感情。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加一些动作表演。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图片、音乐等进行合理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中。最后,教师要把握好朗读的情感基调。朗读并不是一个形式化的活动,而是需要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并且进行认真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情感基调进行朗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让学生练好基本功,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正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26):51.

[2]陶利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图文结合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3.

[3]于翠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18.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