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的“活”水滋润语文课堂

2019-01-14徐一巧

考试周刊 2019年9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摘 要:语文来源于生活,小学语文越来越重视植根现实,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中,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能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生活。因此,本文从“生活是阅读教学的有力支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活水源头、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广阔舞台”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生活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关键词:生活;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即使在当今社会,这些思想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语文教学这块田园,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回归生活,面向生活。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变学生学习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提升其语文素养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 生活是阅读教学的有力的支撑

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新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都来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和日常所见,在教学此类文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丰富的想象,使自己投身于课文的生动语境中,身临其境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领悟课文语言,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效果。

《三亚落日》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诗情画意的落日美景。落日,学生都见过,那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本篇文章就能感受到三亚落日的独特魅力呢?这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难点。我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呈现落日的美景图,帮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唤醒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天地间绮丽而变化多端、令人难忘的记忆。让学生先分享自己看过的落日美景是什么样的特点,再引出三亚这个美丽的海景地,让学生带着“海边的落日美景会有什么与众不同呢?”这样的疑问走进文本的学习,去感受三亚美妙绝伦的海天交相辉映的与众不同。如此便可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四、五自然段重点描写的落日过程的变化。现代课程新理念认为,只要是能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活动和所有能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素材,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这样建立在生活素材上的一个教学过程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胃口,而且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引导到探究三亚的落日和平时看到的落日有何不同这个问题上,剖析作者描写角度的独特之处。这样才能更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整堂课学生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内在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被启发出来了,达成一课一得的目标。

二、 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活水源头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生活是进行创作的源泉,观察则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获得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学生洋洋洒洒写上几百个字也就不成问题了。

如在指导学生习作《记一次比赛》时,我们几个班级决定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要知道,在这场拔河比赛之前,学生们连拔河比赛用的绳子都没有见过!果然,这次比赛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绳子又粗又长,让孩子们的手磨得生疼;拔河时全体同学要一鼓作气、一起用力才能战胜对方;拔河时怎样的姿势才会用得上力气。一次真实的比赛,孩子们兴奋不已,感触良多。学生写出的习作才会情境交融,形象生动。所以学生写好一篇习作,不仅要通过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自学来积累语言文化知识,还要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素材。

状物类的文章是小学阶段的一种基本作文类型,也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一种作文类型,他们往往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观察不够细致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但是老师如果能细心地在几个月前布置些专门作业:种植一种花草,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饲养一种小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等等。这样,学生有了真实、丰富的体验,写作文时就不用担心无话可说了。如学完《蚕姑娘》一文,学生热情很高,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家饲养一种小动物,细心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一段时间之后,学生都能积极动手写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小动物来与大家共享。有的写出了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有的写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但是学识的源泉,也是品质的基石。

三、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广阔舞台

口语交际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前提是,必须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是问路。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人生地疏的情况,于是问路就成为了人们必须具备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有没有过向别人问路或被问路的事,自己是怎么做的。组织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小组内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然后,师生共同评议,让学生懂得问路时要注意:1. 有礼貌,要亲切地称呼别人,问完路要表示感谢;2. 要把问路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3. 要仔细倾听指路人的回答,把方向路线搞清楚。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被别人作为问路的对象,那我们在为别人指路时应该做到:态度热情,语气亲切;仔细倾听问路人的话;要耐心明白地告诉问路人怎么走等等。在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再把学生引入课本中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任务。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好情境是教学的第一步,先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只有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才能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循序渐进,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地运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语文源于生活,任何脱离了生活实际的语文教学必将是一潭死水。打破书本的局限,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自由翱翔,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只有生活的“活”水才能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生活教育之性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陈霞.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甘肃科技,2009.

[4]汪秀梅.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5]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6]田本娜.我与小学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徐晓琴.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6.

作者简介:

徐一巧,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写作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