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外语教育及管理中实现“三全育人”

2019-01-14陈会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陈会军

摘 要:“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高校如何实现“三全育人”一直是外语界思政教育的热门话题。从制度保障、教师信念、课程改革、学生工作四个方面抛砖引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地大外院)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外语教育教学和管理各个方面,实现“三全育人”。

關键词:外语教育和管理;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完善制度,为“三全育人”保驾护航

要使“立德树人”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担当并成为教育常态,需要以制度保障。地大外院修订了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深化师德师风考评机制;评选“师德优秀”,颁发“突出贡献奖”等,以制度和激励引导教师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上来。同时,完善学生各类评奖评优制度,将思想品德列为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定信念,实现全员育人

新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不断坚定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念,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地大外院的教师结合实际,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行专题研讨会,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练就新型 “四有”教师的过硬功夫,娴熟处理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德才兼修,以德润学;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讲授如何在外语教育中迸发学科精神,以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学科德育,实现全程育人

学科德育是将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外语学科的每门课程,在课程教育中实现全过程育人。地大外院推进系列课程改革,根据课程的特点及所蕴含的德育资源,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如开设“经典阅读”的课程涉猎中外经典名著和中华经典哲学思想,其中恰当引用 “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和“习近平金句”,师生共同认知和挖掘经典文献中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个人修养等思政元素,完成外语教育过程中价值观的培养功能,实现课程的“语言、思辨、思政”三大教学目标。

横向贯通,实现全面育人

除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地大外院还横向贯通学生活动、学科竞赛、虚拟仿真实训的实践作用,做到全方位育人。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开展党支部“红色1+1”活动,带领广大学生充分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开展英语文化节和虚拟仿真实训课,坚持“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百年中国”等为主题,如开展“汤显祖遇上莎士比亚”英语短剧大赛等活动,实现外语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由于立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地大外院的学生在北京市和全国性的学科大赛中屡获大奖。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地大外院已构建基础夯实、制度健全、运行科学、成效显著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三全育人”的“立德树人”格局。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