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019-01-14李素杰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吕学会学习犬吠

李素杰

我很荣幸地以一个观察员的身份,经历了经棚民族实验小学吴琼老师的《四时田园杂兴二首》的教学历程。

上课伊始,孩子们韵味十足地背诵着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大约背诵了两三首后,老师开始上课。

首先吴老师布置了初读任务: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小吕同学和组内其他三个孩子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马上开始读古诗。在初读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任何阅读障碍,我仔细地听着,每个孩子都能读准字音,而且都能按正确的停顿来读。初读结束后,吴老师出示了自探问题: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田园景象,细细品读两首诗,说说你对乡村田园生活有怎样的印象?结合诗句写出你的理由。听明白学习任务后,孩子们马上拿起笔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并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字迹清晰。坐在我旁边的小吕同学在第一首诗上面圈画了“金黃”“肥”,在旁边写下了“可以看出果实开的茂盛”,又把后两句用括号括了出来,写下了“体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她开始读第二首诗了,首先圈出了“无客”,在旁边写下了“可以看出田园很安静”,又圈出了“犬吠窦”,圈出之后,大约一二分钟的时间她都在思考,之后也没有写什么,只是用手有意识地捂着,这一切被我看在眼里,我仿佛知道了她的小心思,我悄悄地待在一旁,并没有去打扰她。一会儿,她又开始去读第一首诗了,此时,我悄悄地偷窥了一下,她原来是在“犬吠窦”一旁打上了“?”,此时我真想夸夸她,这是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啊,可以清晰地看出她此处有了疑问或不解。从她的举动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我静静地等待着她之后的表现。此时,组内的其他三个孩子都批注了好多内容,但小吕同学并没有去看,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两首古诗。

对面的那个女孩轻轻地说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然后大家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开始了组内研讨。一个男孩首先发言,其他三个孩子听得很认真,并作了记录,我旁边的小吕同学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同座的男孩先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还给小吕同学提出了建议:“我觉得你说果实开的茂盛不太合适,应该说‘生长更好一点。”小吕真诚地向他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并及时地改正过来。然后进行后边的分享。

分享的过程中,小吕同学并没有着急问组内其他同学她偷偷画上问号的疑问处,而是一边听同学们发言,一边记录,不时插几句自己的看法,一会儿功夫对面的小姑娘就交流了她对“犬吠窦”的理解,小吕同学马上记录了下来。遇到争议的问题他们就停下来讨论,比如:一个孩子提出“无人过”和“唯有”是不是矛盾呢?另一个小男孩说:他们表面看是矛盾的,其实是有联系的,无人过不是真的没人,而是人们都去忙农活了,只有茶商的身影出现,更能看出人们的勤劳。小吕同学及时圈画了“无人过”和“唯有”并在中间连了一条线,写上“联系”二字,又在空白处写上“勤劳”。

只单单看小吕同学和她组内同学的这一组内分享的学习过程,不能不让人佩服,她们的学习能力有多强!老师只是布置了学习任务,并没有指导什么,更没有去讲解,孩子们就能在自己独立学习后,通过小组内同伴交流、互相研讨、补充记录的形式,孩子们经历了古诗的字词句的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到写作的方法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深入的学习历程。

小组内交流后接下来是全班同学的交流分享,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课堂内有质疑,有小小的争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表达。包括我身边的小吕同学,在全班分享时也站起来两三次,而且都说得有理有据。可以看出,在学共体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教”与“学”的翻转。

整个课堂,孩子们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都是通过独立阅读文本,写下自己的学习所得;与同伴探讨交流,进行补充记录;与同伴共同分享,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在课堂实践中学习。整堂课,孩子们都是以自探、研讨、分享的方式学习的,并不是教师直接交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可见,教师让孩子们学会了学习,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猜你喜欢

小吕学会学习犬吠
塔纳达办事处 日本,千叶市,釜沼
看水
The Dog in the Manger
《那天,风驰雨骤……》点评
范东学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