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佐藤学与“学共体”
2019-01-14韩中凌
韩中凌
周五一早出发,奔赴北师大,只为聆听佐藤学教授面授机宜。
先是朱旭东教授的《集体性个人学习——基于教室文化视角》,将中西古今的教育加以比较,指出以“九个一”为特征的教室文化中,学生的学习,形式上为集体性,实质上是个体性。今天这个时代,要为学生创建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过程的教室文化,尤其是有共同任务进行合作的教室文化。
朱教授是南方人,语速极快,PPT中有许多国家的教室文化图片。他所倡导的教室文化理念与“学习共同体”一致。
所以,佐藤学教授上来就说,我同意朱教授的观点。
佐藤学教授同照片中一样,前额微秃,头发微卷,加上休闲西装,显得矮小、粗砺,如刚从田野归来的农夫。听翻译所讲,语句明明是娓娓道来,但佐藤教授的语速却是极快的。常常翻译这段还未落地,他已又是一串日语。
大概半个小时,他都在讲近20年世界教育改革趋势,讲“学共体”的发展史,从日本到世界各国,再到中国的项目学校,又讲到去年在韩国举办的学共体世界大会。
我有点儿失望,难道不讲一些实质性的学共体内容吗?
直至讲到西班牙的项目式学习与学共体的异同:核心观念都是协同和共同体。凡不以此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不同是,前者有世界银行支持,多在发展中国家;而学习共同体无支持,在发达国家也受关注,已在31个国家推广,17个国家推进,在12000余所学校践行。
世界上教育改革最成功的4个国家,芬兰、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均是国土广袤且人口又少,芬兰更是如此,一所学校仅65人。
那么,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大校、大班额(当然也存在几个学生的教学点),该如何去做呢?
佐藤学教授开始切入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基本观点都在书中读过,当带着实践过的困惑与疑难听时,才知道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
九月初开学,我们立即践行学共体,改变座位,从秧田式到小岛式,四人小组面对面就坐。
我们甚至延迟一周开新课,来营建班级文化,尤其是倾听关系。贴了标语,讲了规则,真的实践起来,才知难而又难。要么死一般沉寂,被管住的不止是身体,还有大脑;要不然如群蝇乱舞,嗡声一片。
于是,加入评价表,每周一评优秀小组;下周开始两两比拼,立即见效。那么真的可以一直应用下去吗?
我和周老师一起给小组长开会,让他们说说困难。听他们七嘴八舌一说,确如当初分组搭配,几乎每个小组都有个调皮捣乱分子:他们有的不肯坐好,不肯低声,被管时还会说“你谁啊,你管得着吗?”,还有的嬉皮笑脸,一被减分,就哀求“女神,求求你,擦掉吧”。
小组长们也是拼了,为了小组荣誉,会给他发奖品,带好吃的,结果又演变成了追着要。
每周五总评时,获胜组欢呼,失败组沮丧;更有学生被小组集体嫌弃,希望开除他,而其他小组当然也不会要。如此,我们就让他言不由衷地表决心。
有的组长说:老师,能不再评分了吗?我总记分,会耽误听课。
有的组长高高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友谊比分数重要。因为评比,我们同学间的关系都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那好吧,下周取消。
没有任何评价,一夜回到解放前。
佐藤学教授说,小组学习不等于协同学习。
旧的小组学习,有小组长,会统一大家意见,进行总结,消灭多样性。而差异性、多样性,才是学习之源。必须让每个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能出现权力关系。集体中要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如果只要集体趋同,就成了变相的集体主义。
小組中最关键的是相互倾听,而不是重复唯一答案,应该是讲他在听取伙伴基础上的想法。
只有协同,才能产生探究;只有探究,才能进行创造。而协同、探究、创造,正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
果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以此来反思,小组难以形成协同关系的根本原因,正是权力与竞争。
小组长不是当权者、管理者,而仅仅是个组织者,为大家服务的人。而且组长要轮流当。
下午去丰台五小参加活动,观课《鸟的天堂》。
有的老师问,讲得怎么样啊?
我只能答:学共体的课几乎没有老师的讲,多是学生的学。
佐藤学教授说:传统的课堂多要求学生倾听,做笔记,老师来讲。为了上好课,老师要尽120%的努力。现在需要转换,要让学生尽120%的努力去学,老师只用30%的精力去串联、编织和促进。功夫下在课前的备课上,教学设计包括基础课题和挑战课题。过于简单会导致厌烦,过难又会导致放弃,只有适宜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让全体学生从始至终投入学习。
我观察的小组真的很会协同学习。
他们自读时安静专注,交流与倾听合乎规范而又自然而然。组里明显弱的一个孩子,会得到关照:你能先说说吗?不能,那你先听我们说吧。你听懂了吗?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学习共同体!温暖、润泽、互相学习,而非竞争。如此,才能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弱生也得到尊重与帮助,不至于去伪学习,去当孤立无援的陪客。
实况特意录了下来,我们都想回到班级放给同学们看看。
数学焦点课堂就更精彩了,学生完全是一边操作一边探究,用旧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
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习真实发生。学生依据真问题,开展真探究,用原有经验和熟悉工具,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老师又及时反刍,将新旧知识串联,将精彩发言串联,将协同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从点到面到网的建构。整堂课能感受到智性进阶的快乐和协同成功的快乐。
确如佐藤学教授讲座所言:丰台五小的学共体实验是成功的。
他在课堂上出现时,西服兜里插着笔,脖子上挂着相机,穿行在各小组间。只要一全班交流,就会迅速退到一边。尽管语言不同,却观察得那么认真,或微笑,或深思,或点头,偶尔拍照。
我偷拍了一张照片,他表情凝重,目光如炬,似在侧耳倾听。恰似李玉贵老师所说的“猫头鹰”:老师在课堂上,要像猫头鹰一样,凝聚起全部精力,去认真观察和倾听学生。
所以,评价还是要有的,但必须转变评价内容与方式。
比如,评最会倾听小组,最会合作小组,最团结友爱小组;评静思专注奖、善于倾听奖、善于合作奖。以此来正向引导,慢慢经营协同的学习关系。
目前班里十个小组,有两个小组令人欣慰。他们开始步入懂合作、能倾听、会交流的正轨,特别是对学习伙伴的帮助。
比如张禹禾同学,大大影响和改变了同桌白毅轩。她的提醒与鼓励,让这个课上常常溜号的调皮男生,不但能跟上节奏,而且积极发言。另一个冯知音同学,同样积极影响着耿鑫,使他的语文成绩有了提高。
诚如佐藤学教授所言:协同学习促进成绩提高。
如果进行学习共同体却影响了成绩,那非常有可能表面是新的“协同”,实际上是旧的“小组”。
新的一周,希望可以让优秀的组长流动到其他小组,带动新组员;另一个就是第2名同学轮值组长。讲过的绘本《跟甘伯伯去游河》也需要重温,教室环境布置也要跟进。通过不断的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学会彼此温暖,互相关爱,共同进步。
佐藤学教授说: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学习的专家”。现在对“好老师”的定义在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里,那些有课堂掌控力,会教书,特别能讲的老师通常是胜任的。但是,对不起,这些“很会教”的老师其实已经落伍。优秀的老师不是研习教学技术,而要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教材研究。教师要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做出反省,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在学习共同体的班级里,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一起学习。
我们也成立了“蚂蚁兵团”(总觉得领航小组压力过大),寻求志同道合者抱团取暖。我们将开展深度教研,聚焦统编教材和语文要素,研制学习支架;在观课中更要鼎力相助,除了观察学情,还要指导学生;课后则进行专业写作,和学生一起成长。
看《他乡的童年》第二期:芬兰教育领跑世界,没有考试与竞争,觉得处处都在印证佐藤学教授的理念。
看我欣赏的小君君深入芬蘭学校、社区与家庭,与校长、教师、学生和父母交谈,总有做笔记的冲动。
在一节绘画课上,她和老师同学一起给学生画肖像,她说这是自己的第一次。因为从幼儿园起,就被老师评定为不会唱歌、不会画画,“我们总是被说,你做这个不行,你做那个不行”。
芬兰老师说,画画没有会不会之分,好不好之分。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不会孤单,不会绝望。这很宝贵。
小君君落泪时,弹幕上很多人也说看哭了。
是的,我们太习惯给学生贴标签了,以致他也认为自己不行。
分享一下笔记吧,可以让我们揭晓芬兰教育是世界第一的秘密,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共同体:
1.我们要评价的,不是他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他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与搭档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如何学习,以及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
2.宽容当然是好的,但也需要规矩和边界。可以与孩子讨论:如果没有边界会怎样,为什么要有。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我要求你这样做,而是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才能管用。
3.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某科,我们不会认为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的教出了问题。检查我们的方法,然后悄悄把知识藏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里。
4.了解自己很重要。如果你身边谁也没有,你就什么也不是。人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面对面的对话。
5.芬兰的老师并没有在教,而是学生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