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期刊发展历程与展望
2019-01-14朱文佩
朱文佩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蓬勃发展态势。时值祖国70周年华诞,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我国正书写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此重要的历史时刻,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成就,将科技期刊发展划分为萌芽、快速发展、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要从完善顶层规划,加快推进期刊国际化、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科技期刊强国之梦。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期刊;改革创新;由少到多;集约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2-0091-04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始终,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支撑,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为了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需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期刊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一)1949~1977年:发展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科技事业的新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期刊数仅约50种,占比不足1%[2]。部分高校继承或恢复了晚清、民国时期的老牌期刊,部分老牌科技期刊得以保留并继续出版。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继承了《北直农话报》、《西北大学学报》继承了《学丛》月刊等。除了对老牌期刊的继承与发展外,也有大量新科技期刊创刊。1950~1959年,中国政府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技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十年间,高校科技期刊复刊15种,创刊117种,以《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季刊》《哈农学报》等为代表[3]。截至1965年,我国拥有科技期刊约465种,所覆盖的学科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体系[2]。但其后十年“文化大革命”,大量科技期刊停刊。
尽管如此,改革开放之前的20余年,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仍为改革开放后科技期刊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根基。
(二)1978~1999年:快速发展时期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我国科技期刊事业迅速回到正轨,迎来了科技的春天。1978~1999年,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期间创刊约3 180种[2],且期刊印数也大幅上升,初步形成了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科技期刊集群,科技期刊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在此阶段,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出版管理日趋规范,为出版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1988年,新闻出版署颁布了《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期刊进行全面管理的法规性文件;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等联合印发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及《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1994年,国家科委发布了《五大类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1997年,《期刊出版管理条例》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全面系统的关于出版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使期刊出版逐渐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期刊的管理,提升了科技期刊质量,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重心开始由數量向质量转变,为日后深入健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至此,期刊出版迈出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电子出版和网络期刊开始萌芽。1994年,部分科技期刊率先利用四大主干网实施网上发行;199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题录检索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开始;此后,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推出120种同步网上发行的科技期刊,中国期刊网开始运行;截至1999年,实行在线同步发行的期刊已达到1 000余种[4]。电子期刊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印刷方式,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降低了出版成本,为以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2000~2012年:转型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快速腾飞,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科技出版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我国科技期刊增长至4 420余种。其后,期刊创办速度明显减缓,我国科技期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优先转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03年,全国共有科技类期刊4 497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49.5%,科技期刊印数达到4亿册,占全国期刊总印数的13.73%[5];2006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正式实施,这是期刊史上对中文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的项目;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首次增设“期刊奖”;2011年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正式启动[6]。
由上述举措可以看出,在转型发展时期,科技期刊改革重点在于向高质量发展,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又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国家择优选取有特色、高水平、影响大的品牌期刊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起好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此外,在转型发展时期,期刊行业组织得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科技期刊在改革开放科技领域的引领作用。
(四)2013至今:高质量发展时期
近年来,为大力推动科技期刊发展,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支持。2013年,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助力;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2015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科技期刊体制机制、管理制度,为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3年至今,我国科技期刊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期刊数量稳中有升,学科覆盖面广。近五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新刊共计303种,其中有128种为科技期刊,84种为全英文或中英双语科技期刊。这些新创办的期刊主要涉及重点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相对空白的领域、前沿交叉的学科等 [5,7] 。英文期刊数量的大幅增长便于我国先进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知名度。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 052种,占我国期刊总量的49.87%,其中基础科学类期刊有1 559种,应用技术类期刊有2 29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有1 196种,初步形成了以物理学、数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在国际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集群。2.科技期刊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品牌特色彰显。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增长速度分别为14%和5.4%,可见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6年,中国入选SCI收录期刊种类上升至178种,且其中位于学科影响力前25%的期刊数也有了大幅增加,表明我国科技期刊逐渐得到国际认可[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一批国际影响力大、品牌特色鲜明、处于学科顶尖水平的优秀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在同类国际期刊中名列前茅,2018年影响因子达到15.393;《光:科学与应用》创刊仅6年,其影响因子便达到13.625,在94种国际光学期刊中排名第3;近年创办的《骨研究》《纳微快报》《光子学研究》等期刊均取得不俗的成绩,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发展态势良好。这些品牌期刊的崛起,为中国科技期刊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重塑了我国文化自信。3.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数字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使以数字融合发展为代表的出版业新态势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点。2014 年,中央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科技期刊发展也应顺应媒体融合大势,抓住新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机遇。2017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以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积极探索网络优先出版等新出版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满足用户精准化需求,并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提升集约化发展的能力。
二、新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1]。科技期刊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互发展的环境下,科技期刊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 科技期刊“由多到强”困难重重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科技期刊大国行列,在期刊数量上名列前茅,但在期刊整体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欧美等科技期刊强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资源分布较为分散,资源难以整合并得到有效利用。此外,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相对较弱,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期刊需要大量经费配套,运营模式难以复制,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远滞后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速度。
(二) 科技期刊运营机制落后,融合出版尚不成熟
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相对落后。大部分期刊还停留在单刊“小作坊”这种传统模式,产业链不完整、传播方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导致我国科技期刊碎片化发展,资源集成度较低。而参照国际知名期刊发展经验,集约化是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例如施普林格、爱思唯尔、威利、泰勒这四大集团,出版了全球约15%的期刊,它们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出版、运营体制,整合了海量的优质资源。因此,要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需大力推动市场化、专业化的期刊运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来加快融合发展,互联网思维下的融合出版作为资源的整合主要方式,对提高我国科技期刊集约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尽管融合出版概念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科技期刊在融合出版过程中普遍缺少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传统编辑人员媒体融合意识薄弱,导致媒体融合推行缓慢,成效不显著。
(三) “唯SCI论”评价体系弊端
2007~2016年,我国科研机构在SC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的发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我国绝大部分优秀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科研机构在评价体系中过于强调SCI的重要性,将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纳入科研人员业绩考核、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方案中,在学界形成“唯 SCI 论文数量”的固定思维模式。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大量优秀成果外流,也阻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加之国内科技期刊来稿质量较低,形成恶性循环。
三、科技期刊發展展望
(一)完善顶层规划,加快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
我国科技期刊应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化推进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实现期刊布局调整,提升期刊总体质量,淘汰劣质期刊。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走立足中国本土的国际化办刊道路,进一步提高学术影响力,打造我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我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办好国际书展与期刊博览会,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步伐,让优秀科研成果成为我国亮眼的名片。
(二) 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亦是如此。数十年以来,我国科研体系缺乏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高质量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这也是选择SCI这种单一评价体系的客观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是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可借鉴学习国际广泛认可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入中国特色,自主研发,加大对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及评价系统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将英文期刊纳入评价体系,重塑文化自信,鼓励我国学者将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祖国自己的期刊上。
(三)探索现代化融合出版模式
科技期刊界应积极投身融合出版,大力提升科技期刊集约化水平,由“小作坊”向配套完善、运营高效、资源整合的大规模出版企业发展转型,淘汰劣等期刊。引入市场机制,改变重学术发展、轻市场经营的现状,参与市场竞争以提升办刊质量。同时,应进一步深化科技期刊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期刊管理模式,支持期刊差异化发展,以学科集群等方式提升期刊品牌国际影响力。
(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要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打造高素质的办刊队伍势在必行。办刊单位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吸收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编辑与管理人才,加强对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学科专业、时事热点等培训,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借鉴国外优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按照国际高标准组稿、审稿、刊发、运营,加强优秀作者队伍建设,从根源上提升来稿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郭玉,赵新力,潘云涛等. 我国科技期刊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6,18(1):1-4.
[3]姚远,亢小玉.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60年回顾与前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6):967-974.
[4]唐曙南.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问题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1.
[5]中国科协网站.刊载强国梦想 服务科技创新—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综述[EB/OL].(2017-10-12)[2019-02-06].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0/390832.sht.
[6]吴尚之.中国期刊业40年发展成就与展望[J]. 中国出版,2018,23(12):9-11.
[7]卓宏勇.中国科技期刊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与展望[J].编辑学报,2018,30(6):553-557.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