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软膏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01-14谢莉
谢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是一种因脑组织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的脑组织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进而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的疾病[1]。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其中70%~80%的患者在脑梗死后会致残, 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2]。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白脉软膏作为传统的藏药药方,治疗偏瘫、手足痉挛、白脉病等均有理想的疗效[3]。为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白脉软膏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患者中, 男19例,女 16 例 , 年龄 51~72 岁 , 平均年龄 (61.3±7.8)岁 ;病程 1~8个月, 平均病程(4.7±1.2)个月;新发脑梗死24例, 陈旧性脑梗死1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 年龄50~74 岁 , 平均年龄 (61.8±7.9)岁 ;病程 1~7 个月 , 平均病程(4.6±1.1)个月;新发脑梗死23例, 陈旧性脑梗死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脑梗死是否新发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②首次或以往发病未发生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但再次发病磁共振波普(MRS)≤1者;③存在有明确的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4~18分;④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主要采用神经促进技术如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等。内容包括:摆放正确体位, 并配合矫形器保持手足关节的正常功能位; Bobath握手, 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活动, 肘关节进行伸展、旋后活动, 腕关节进行腕背伸、桡侧偏、尺侧偏活动, 手指进行屈伸、拇指对指与外展训练等,所有动作均于抗痉挛体位保持3~4 min;控制头、躯干等关键点, 通过反射性抑制进行治疗。上述康复治疗40 min/次,1次/d, 6 d/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脉软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43178, 规格:20 g/支 )治疗 , 选择患者肌张力增高处肌腹部进行外敷 , 2~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评价神经功能、肌张力、疼痛情况。①神经功能:采用NIHSS评分[5]评价患者神经功能, 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等12个项目, 评分越高则患者神经功能越差。②肌张力评分: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6]评价患者肌张力, 评分越高则患者肢体功能越差、肌张力增加越明显。③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7]评价患者疼痛水平, 评分越高则患者疼痛越剧烈。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2、3个月 , 观察组改良 Ashworth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2.14±1.78)、(1.84±0.97)、(1.68±0.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17±2.03)、(3.12±1.16)、(2.96±0.97)分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 35 9.52±3.11 6.34±3.24ab 4.81±3.23ab 3.32±2.41ab对照组 35 9.63±3.02 8.15±2.87a 8.03±2.65a 7.46±2.53a t 0.150 2.474 4.560 7.01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 35 1.92±0.81 0.86±0.53a 0.73±0.42a 0.54±0.36a对照组 35 1.91±0.94 1.84±0.61 1.88±0.58 1.80±0.49 t 0.048 7.175 9.501 12.260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 35 4.32±2.43 2.14±1.78ab 1.84±0.97ab 1.68±0.75ab对照组 35 4.28±2.47 3.17±2.03a 3.12±1.16a 2.96±0.97a t 0.068 2.257 5.008 6.176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引起的一种基本表现,脑梗死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由于下肢肌张力的异常增高, 因此肢体常处在伸肌痉挛状态。而长期的肌张力异常增高会使患者神经活动性丧失, 并造成运动感觉障碍、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的最基本手段, 但单一的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8]。白脉软膏作为传统的藏药, 对肌张力异常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但目前有关其在脑梗死后肢体痉挛中应用的报道较少。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了白脉软膏。神经功能方面, 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医理论认为, 人体有白脉与黑脉两套系统, 其中白脉包括大脑、延髓、脊髓等神经系统, 脑梗死后痉挛就是由于白脉中的“隆”发生病理变化并出现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白脉软膏秉承《四部医典》与多部藏药秘籍之精髓, 包含有甘草、麝香、干姜、碱花等多种藏药材, 经现代药理学证明能够有效修复损坏的神经元, 改善局部微循环, 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9]。在肌张力异常增高的改善方面, 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变则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白脉软膏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在治疗过程中, 通过外敷白脉软膏能够使其在局部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再配合康复训练与局部按摩则进一步发挥了其舒经活络的功效, 显著缓解了肌肉的紧张。有研究表明[10], 白脉软膏的治疗时间及其偱行途径和脑梗死后肌张力的恢复与过程相一致, 能够有效促进主动肌与拮抗肌间的张力平衡, 再加上其活血化瘀的作用, 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为理想。而在治疗疼痛方面, 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观察组在使用白脉软膏后疼痛程度不断下降, 这提示白脉软膏具有持续时间长且有效的止痛作用。此外, 白脉软膏通过外敷经皮给药, 使用方便且无肝脏毒性,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白脉软膏联合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减轻疼痛, 并降低肌张力,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