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分析
2019-01-14李胜
李胜
(甘肃省宕昌县下罗小学,甘肃 陇南 748501)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为基础内容,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支持,因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效果极为必要。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得情境教学法受到了更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与使用。在情境教学法的支持下,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更好的保障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分析
第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想象力,情境教学的使用就尊重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知识点含量较多,且普遍为基础性内容,所以学习的枯燥程度偏高。而在情境教学法的支持下,知识点均融入多种生动情境下,发挥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现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极为必要。在情境教学法中,鼓励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完成问题解决,达到了上述目标。同时,利用生活化情境,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推动其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增强,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1]。
第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更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利用思考、实践等完成问题解决,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究
(一)设置趣味性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相关教师要重点尊重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思维方式等等完成。此时,需要重点保证教学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发挥出情境对课堂氛围的活跃作用,以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例如,在进行加法的相关知识点讲解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情境:小明与妈妈逛超市时,买了一个10元钱的文具盒,又买了一个8元钱的日记本,那么妈妈需要付多少钱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展开数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深入思考,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此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好保证。
(二)引入故事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更加喜欢故事等趣味性更高的、更为生动的表述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相关教师要重视故事教学情境的引入。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例如喜羊羊、小猪佩奇等等,并引入相应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完成数学知识点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更为轻松、愉悦,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程度更深。另外,在故事教学情境的支持下,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迅速的吸引、集中,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推动了学生的更好发展。
(三)构建问题情境
利用启发性问题,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更好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相关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构建。此时,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展开问题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教师得到了24个糖果,准备分给班级中课堂表现好的6名学生,如何分配糖果才最公平?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问题。此后,教师可以更加顺利的引入后续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对相应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保证后续内容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实体模型情境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效果,相关教师可以引入实体模型情情境,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体模型。此时,学生对相应知识点能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调动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2]。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知识点来说,构建实体模型情境更加适用于几何教学。例如,在进行正方体、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动手触摸、用眼观察等方式,确定正方体、长方体的平面数,并比较两者不同面的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利用动手实践完成知识点学习,实现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提升,使其树立起动手探究意识,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使用生活化情境
在小学学习阶段,受到年龄限制,学生并没有较为深厚的生活阅历。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保证情境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更为贴近。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生活中有哪些比较常见的三角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实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
(六)应用多媒体动态情境
为了提升情境的生动性,避免学生对数学情境教学产生枯燥之感,相关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构建起生动的、动态的情境。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讲解中,相关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中将平面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并利用鼠标变色、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并得出最终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利用自主思考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加深了对该部分知识点的理解。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设置趣味性情境、引入故事教学情境、构建问题情境、创设实体模型情境、使用生活化情境、应用多媒体动态情境,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