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对于中学生心理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019-01-14吴敏
吴敏
(江苏省宿豫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0)
音乐课在我国高中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课程安排,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那些心理上存在缺陷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可以使他们尽快的拜托心里障碍,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本文就音乐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音乐教育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
音乐教育是通过舒缓的音符使人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并通过音乐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陶冶人的情操,启发他们的心智。人们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一种具体的情感作为导向,并因情感的存在而维持行为。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方式的说教式教育,它是以音乐动人的旋律作为媒介来传递感情,获得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共鸣。音乐旋律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色的变化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使聆听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中学生因学业上或生活上不顺而感到心情烦躁时,可以让中学生欣赏一些轻柔而又舒缓的音乐,让中学生身体放松,充分体验音乐的感情,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紧张压力,平复烦躁不安的情绪,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二、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身心疲劳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阶段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快速上升,尤其是在临近高考的高三阶段,大多数中学生都感到身心疲劳,有不少学生感到心理上的不适,由此带来的心理恐惧与焦虑,这是当前中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例如近期热播的《小欢喜》电视剧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乔英子”的角色,在面对高考的压力,家长的压力时,由于得到不到有效的疏解,会出现失眠,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最终出现抑郁症,自杀倾向等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更对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音乐教育是一种愉悦式教育,有着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利于缓解身心疲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在学习紧张和心情紧绷的状态下,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明亮的音色等音乐,聆听者在脑垂体作用下,大脑中会释放一种特殊物质,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可以有效地解放身体疲惫,消除学习的顾虑与畏惧,帮助中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走出焦虑的阴影。音乐还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只有人的心情愉悦,人的机体内生理化学变化才会畅通,随之产生兴奋增强的感觉,人的精神面貌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精神焕发。这不仅表现为生理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平衡,进而升华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和谐。
三、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
中学时代是人的价值观和性格定格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本身的独特性,可以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建立正确清晰的判断思维。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能像在课堂上传授其他知识那样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并内化为行为准则,进而转化为行为习惯。如在课堂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形成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潜能
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当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从小缺乏养成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在中学生群体中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就难以融入集体和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和加强培养中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对于他们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人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中学生参与音乐相关的合唱、军乐、舞蹈等社团组织或大型活动中,他们都将是集体为单位,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抓住和领会音乐中的每个要素,整个过程中需要每位成员配合和坚持。一部高质量的音乐作品由多个声部组成,不论演唱或演奏,每个参与者都要遵从指挥的引领,力求做到节奏一致、强弱一致、情感一致,既不能突出也不许落后。当一部完美的音乐作品形成时,这种专注和配合会给每个参与者带来满足和愉悦,激发出每位学生的集体成就感与荣誉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中学生心理、智力和体力上的压力得到缓解和宣泄,有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利用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意识,重视音乐教育也可以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完善国民的文化素质结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