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运用应处理好“走进”与“走出”的关系*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43期
关键词:走进笔者文本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许多教师都在践行之。但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多偏离其本质与内涵的问题,尤其是变“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为纯粹的“不教教材”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教材只是引子、由头,教学时教师对语文教材,只是进行了“蜻蜓点水”式的提及,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紧扣教材教学,而是用课件、课外文本等来充填课堂,最终导致课堂时间浪费,教材文本得不到深入解读,学生能力得不到真正发展。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指出,“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语文教学的生态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1]为什么语文教学的生态越来越恶化,问题越来越多,学生也似乎学得越来越差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这也与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有很大的关联——只顾“走出”,未能“走进”,没能把握住“走进”与“走出”的关系与度界。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走进”教材,才能轻轻松松地“走出”教材。

一、扎实“走进”教材是夯实基础的需要

文学家曹文轩先生曾说:“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也应该首先让学生凝视,让学生聚焦——凝视教材文本,聚焦实质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包含很多文质兼美且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是编者心血的结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中一篇文章的选择、一道习题的撰写、一个词语的造遣,都是有序的,都是突出这一篇个性与这一类文本共性的;整套书的编写,从初一到初三,各版块内容的安排与穿插,都是经过反复实践、修正而最终定型的。

笔者认为要扎实“走进”教材,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的内涵,教好教材。当然这里的“教好教材”,不是教师照着教材一五一十地做“传声筒”,而是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教应该教的,教必须教的。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之上,再“走出”教材,也就是教师用自己更多、更好的发现来充实教材、发展教材、建设教材,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型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读课,一类是自读课。教读课,就是教师要教透、教深、教活、教好,教知识、教能力、教方法、教思想、教审美、教语言、教文化。自读课,就是让学生用教读课所学的方法与策略、知识与能力来自我解读文本,是教读课文的应用。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重视教材,用心用好教材,只有用好了现有的教材,才能为学生成长奠基,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与发展。且,只有用好教材,学好课内文本,学生才能更好地“走出”,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教学的第一步,不应该首先考虑如何“走出”教材,而是考虑如何“走进”教材。

二、扎实“走进”教材是面向全体的需要

课堂是全班学生的课堂,非少数学生的课堂。“走进”教材,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过度地“走出”教材,进行所谓的“课外链接”,确实可能会有助于优质生扩大知识面与视野,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却可能是“对牛弹琴”——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出示与教材文本似乎相关却又游离于教材文本之外的图片、问题、语段、音频、视频等,旁征博引,学生被动地看着、听着、讲着。更有甚者,教师不是让学生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而是让学生不看书,只看所谓的投影,根据投影来学课文——文本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载体,学生被动地接受。

在现今改革的课堂上,在真正培养人的课堂上,学生不应该是课堂学习的“棋子”,而应该是课堂学习的“棋手”。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有自己学习的主导权,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更不是被灌输着学习,这样的学生才是具有未来发展前途的学生。事实上,教师搞所谓的一刀切式的“走出”教材,是不符合学生整体实情的,因为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也会因为个体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首先对文本进行了扎实“走进”,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了学生存在的不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很好地“走出”教材。

扎实“走进”教材,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在于打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有助于后期的成长。故授课过程中,必须以“走进”为主,让更多的人学到,学会,从而让大部分人达到目标。

三、扎实“走进”教材是“走出”教材的需要

学者王国维认为,欣赏文学作品“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其之言“入乎其内”,是前提;其之言“出乎其外”,是拓展。没有“入”,何来的“出”?当然,如果只是很好的“入”,而没有很好的“出”,自然也是有问题的。

其实,在真正“走进”教材的过程中,也是时刻存在着“走出”教材的情况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扣住教材,扣住主问题,扣住主旨,以“本”为中心;同时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已有认识的基础之上,在所学的基础之上,进行思维的拓展,这就是“走出教材”——将生活的常识、已有的学识、所见的知识以及自己不被束缚的思想、思维方式进行整合,进行思考,进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提升。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其必然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现实的例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启迪、诱导,这也是“走出”教材;当学生似乎理解文本之时,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适当“走出”教材,另设问题——自然必须紧扣所学,让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对类似问题的理解与把握,这是在“走入”前提下的正确“走出”,这是教材文本的升华与深化。我们所强调的处理好“走进”与“走出”的关系,讲“走进”与“走出”边界,是指课堂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应该以“走进”——“入乎其内”为根本与前提,以“走出”——“出乎其外”为目标与延展。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也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走进”的本质之意就是“教”,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只是教所谓的书本知识,而是教书本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本质、根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书本之“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更要能让学生能够“用其然”。而所有这些,均需要真心实意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学生世界,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所谓的“走出”——去解、去用、去创类似问题。而如果高度重视“走进”,科学地“走进”,就会真正学到精髓,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走出”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着“扎实走进教材”的语文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文本老老实实地教好,注意做到三个吃透——吃透教材总要求,吃透单元总要求,吃透文本总要求。笔者以为,只有真正吃透了这些总的要求,真正“走进”了总要求下面的具体内容、具体任务、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掌握。在三个总要求之中,文本总要求是最为关键的,特别是编者撰写的一系列文字,包括预习要求、旁读提示、探究练习、补白说明等等,它们都是编者思想最为充分的体现,学生如果真将它们理解透彻了,那么少讲一题、少说一例、少引一案又有何妨?少“走出”一点,再少“走出”一点,多“走进”一点,再多“走进”一点不是更好?

笔者以曾经执教的《天上的街市》一课为例来具体谈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扎实走进教材”。以下是简要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通过自我阅读、积极思考、相互探究,能够正确背诵诗歌,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合理描述诗中所描绘的世界,准确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5分钟后,比谁能够基本正确背诵诗歌全文。

自学指导2:请再读全诗,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中所描绘的世界,写下来,不少于3个词。3分钟后,比谁概括得正确。

自学指导3:请再读全诗,积极完成下面两题——

1.你知道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在你的想象中,他们在天上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生活相同吗?郭沫若为什么要这样描绘呢?从中可见,诗人想通过此诗,表达怎样的思想?

2.依据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5分钟后,比谁能结合诗歌中具体诗句进行正确剖析。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借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朗读“积累拓展”第三题中3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能说出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钟后,比谁能结合诗歌进行大致分析。

“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没有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课堂自然面目可憎。”[2]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均来自教材文本,来自文本中固有的“预习题”“探究题”“拓展题”。在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解决文本中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实质,透视文本精神,从而为“走出”文本也就是进行课堂练习奠定了基础,文本的理解性内容与练习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学生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更好地“走出”。

在《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读诗、背诗入手,“背”是更有价值的读。“万法之法,莫过真读。”读到位,自然才能自解,读到位,才能真正“走进”——读是“走进”的最好方式,比教师的讲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读是前提,理解是延展,从而整体性地把握“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如何表达”。这三个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在教学中笔者有序地安排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最终让学生用今天所学之法来分析相关诗歌,学以致用,“走出”就能够水到渠成。

还需说明的是,笔者在教学中,没有像其他教师一样对学生介绍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即没有所谓的“知人论世”类的“走出”。因为笔者认为,作品的内涵必须从作品本身出发,而不是通过“知人论世”就能理解与把握的,“知人论世”充其量是提供一个线索,一种可能。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真正地沉潜到作品中去,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

教材的“走进”与“走出”是课堂上一对极为重要的关系。这对关系也必须理顺、理明,先课内,再课外;只有扎实“走进”,才能轻松“走出”,而不是任其自然,无限拓展,随意添加,旁逸斜出。如此,才是对“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的思想的正确把握,这一思想才能得到正确实施,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走进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老师,别走……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VR技术帮忙 孩子们“走进”了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