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1-14魏国强王伟刘大壮大连辽渔医院骨科辽宁大连11611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魏国强 王伟 刘大壮 大连辽渔医院骨科 (辽宁 大连 116113)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采用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65例,其中生物型假体52例,骨水泥假体13例。结果:65例获得随访6~36个月,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平均90.5分,其中优48例,良15例,可2例。术后发生心衰3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肺栓塞1例,脑梗塞1例,无术后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损伤小,输血率低,减少卧床并发症,使高龄患者快速康复。

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骨折后卧床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尽早手术治疗使患者离床活动是治疗的关键,大多数学者主张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1]。笔者自2010年1月~2016年1月采取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6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男27例,女38例,年龄74~92岁,平均83.1岁,摔倒致伤60例,车祸致伤5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6例,Ⅲ型36例,Ⅳ型23型,合并1种内科疾病13例,合并2种内科疾病有38例,合并3种及3种以上内科疾病有14例。

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行髋部CT检查,除外髋臼破坏,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除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气压泵治疗及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2],请内科会诊,控制内科疾病,争取在48h内行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手术方法

采取硬膜外麻醉,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采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层,切断外旋肌群,保留股方肌,切开关节囊,予以保留,保留股骨距1.5cm截骨,取出股骨头,逐号扩髓满意后根据骨质情况选择生物型假体或骨水泥假体,安装双动头,复位后检查长度及松紧度,彻底止血,冲洗关节腔,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包扎,关节腔内打入氨甲环酸50mL。

1.4 术后处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容量,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2.结果

本组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6个月按Harris[3]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平均90.5分,其中优48例,良15例,可2例。术后发生心衰3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肺栓塞1例,脑梗塞1例,假体周围骨折1例,股骨头脱位1例,无手术切口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

3.讨论

3.1 围手术期管理

本组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检查,请内科会诊,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围手术期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尽量不采用全麻,减少对呼吸道影响,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术中轻柔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预防卧床并发症。

3.2 手术方法的选择

对于股骨颈骨折选择手术治疗已经达成共识,年轻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对于大于65岁以上患者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内固定治疗无法保证患者骨折愈合,无法早期离床负重活动,容易造成卧床并发症,晚期引起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内科疾病,手术风险大,但选择非手术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并发症非常多,治疗效果不佳,骨折未愈合前患者已经死于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使髋关节术后即刻稳定,可以早期负重活动,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家庭护理负担,因此,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已经成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3.3 假体的选择

本组病例显示,采用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患者术后第一天就下床站立,扶助行器行走,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明显降低了输血率[4],对患者的打击小,这些因素都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学者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再手术率低,但辛宗山等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0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髋臼侵蚀发生率仅为3.7℅,需要翻修的近4例[5],因为高龄患者术后对髋关节使用要求较低,大部分只是在室内活动,双动股骨头对髋关节磨损非常小,本组患者没有发生因髋关节疼痛翻修的病例。对于高龄患者主要考虑的是全身因素,使骨折创伤及手术应激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其快速康复才是治疗的根本,所以对于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双动股骨头置换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3.4 生物型假体及骨水泥假体选择

本组患者大部分采用生物型假体,只有术前检查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假体,有学者认为,高龄患者骨质疏松,骨愈合能力差,采用生物型假体,骨质难以长入假体微孔,而且骨水泥假体可以即刻稳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活动,减少了假体的早期松动,Taylor[6]等认为骨水泥型假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生物型假体,但是生物型假体术中直接打入,无需等待骨水泥凝固,减少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本组病例采用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可以早起离床活动,减轻患者痛苦,方便家属护理,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后随访时间较短,有部分患者术后1~2年因内科疾病已经去世,无法继续观察,所以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中长期假体存留及失败类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