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方法多样性探讨——以青海省农牧区为例
2019-01-14姚晓群
姚晓群
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方法多样性探讨——以青海省农牧区为例
姚晓群
青海省健康教育所,西宁,810012。
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需注意民族地区不同语言文字、不同民族习俗、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地域、传播媒体的选择上的多样性。为实施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方式,促进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多年来,青海省立足省情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健康素养
青海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万km2,总人口598万。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46.98%。其中:藏族占24.44%,回族占14.83%,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占7.70%。青海省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基本特点是服务面积大、成本高;区域差别明显;健康素养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全省贫困县有29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有15个,省级贫困县有14个。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健康水平差距明显。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民族习俗、文化程度、地域、媒体选择的多样性,决定了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播活动手段的多样性。在开展各项健康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设计,还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制定,都十分注重民族地区的这些特点,从而制作有针对性的传播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播活动。多年来,青海省针对民族地区的不同人群,重点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经验、模式与方法。
1 多种语言、文字的健康教育形式
语言是最主要的人类行为。也有人说,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可见,语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回、蒙、撒拉、土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6.98%。这就决定了在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传播活动时必须注意语言的多样性。要根据人群的需要,采用青海方言、藏语、蒙语等多种语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方言是人们在实际使用中的生活用语。在表现生活方面,方言具有特有的语言魅力。方言多用于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使用青海方言在农村地区开展人际传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利用民间、民俗活动组织开展具有方言和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举办“三江花红唱健康”花儿演唱会时,有关部门将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核心信息改编成群众喜爱的“花儿”歌词,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传播知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而在藏族牧业区,则使用藏语,以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事半功倍。文字方面也一样,使用多种民族的文字,制作传播材料,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2 与民族习俗、宗教活动相结合,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事物行为和人情风貌,构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有时利用当地风俗习惯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在撒拉族群众的聚居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因为当地群众认为该疫苗是用“大油”(猪油)制作的,所以拒绝让孩子食用。当时,在开展工作时,首先是向当地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阿訇传播相关的健康知识,并详细介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制作工艺,然后由阿訇在群众集中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时介绍该疫苗的好处,并亲自给孩子们喂疫苗,消除群众的疑虑。此举措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再如,2001年,在开展预防碘缺乏病、普及加碘盐的工作时,邀请藏传佛教领袖——活佛在大型佛事活动中给广大藏族牧民群众介绍预防碘缺乏病的知识,并发放藏汉双语核心信息的宣传画,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4—2005年,通过动员宗教领袖,促使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如晒大佛、讲经等佛事活动及群众自发的民族运动会——赛马会、祭海等,传播“营养、食品与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信息,同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时还发现:在青海省农村,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而教育好一个家庭主妇可能会教育好一个家庭。由于在农村地区,家庭主妇主要承担着做饭、洗衣、清扫卫生等大量与健康相关的工作,因此,家庭主妇的健康知识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对整个家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主妇还承担了教育子女照顾老人责任,通过传播健康知识给家庭主妇,可间接起到培养子女和带动老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作用。
3 根据人群的文化教育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文化教育状况是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青海省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有86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有1,04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2,53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27人。全省常住人口的文盲率为10.23%。
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时也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模式。例如,在青海省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和社区开展预防慢性病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可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大课堂、网络、多媒体、报刊杂志等形式传播相关知识。而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应发挥乡村医生的积极作用,通过乡村医生入户或群众集会等形式开展人际传播。在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健康传播活动。对乡村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能针对学校开展一系列的健康促进活动,如开设健康教育课、编写健康歌、卫生口诀、开展绘画或作文比赛、做游戏等,传播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并且还通过学生对其家长或周围人群进行健康知识传播。
4 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青海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70%的人口集中在以农业为主的西宁市及海东市,而地域辽阔的牧业区则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足3人。因此,在不同地域特点的地区也要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在人口较密集的农业区,开展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方法,效果较好;而在地广人稀的牧业区则采用传统媒体开展大众传播效果为佳。在藏族牧业区开展预防传染病、地方病健康教育活动时,发现牧民在夏季居住点——帐篷里,没有电,居住分散,信息较封闭,但大多数牧民家中都有小收音机,牧民群众主要依赖藏语广播获取外界信息。因此,青海广播电台开通了“空中科普”“农牧天地”等藏语广播栏目,开展知识传播,取得良好效果。据调查,牧民相关健康知识广播的收听率达93.6%。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播活动中,各种媒体的选择也采用优先、经济、有针对性的原则,在不同人群中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如针对牧业区居民迁徙放牧、看不到电视和报纸,牧民群众多数不识字等特点,采用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藏语广播栏目“空中科普”,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在城镇则应优先选择有图像画面和声音的电视、新媒体等。对于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选择以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的宣传册、宣传单以及宣传小折页等。如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环境卫生健康促进活动,开发的小学文化程度居民就能看懂的图文并茂的《农村健康促进画册》《青海居民健康素养88条》《“健康青海”花儿曲艺优秀作品集》等材料,受到了广大群众及专家们的好评。
5 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工作范例
5.1 “小手拉大手”健康传播活动
在青海省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多出打工,家中主要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农牧区老人绝大多数为文盲,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家中的小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成为非常有效的方式。孩子们的态度和言行在家庭中非常具有影响力。如:湟中县开展健康村创建活动时,通过中小学生引导家人每人1支牙刷和刷牙杯并使用正确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共用毛巾等行为习惯时,有的家长以农活忙等各种借口不接受干预,学生们就会帮家长把牙刷和刷牙杯分开,并监督家长接受干预,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刷牙行为,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作用。说明通过中小学生的言行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在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青海省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2 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001年,“青海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应运而生,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牧民的身体健康。这也是为在少数民族地区探索一条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做出的新尝试。截至2018年,“青海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已持续了18年,行程近20余万里,覆盖了全省90%以上的地区,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青海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所到之处,通过举办义诊宣传活动、发放资料和宣传品、招贴标语、悬挂横幅、现场咨询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包虫病、结核病、鼠疫等疾病防治培训班,开展健康讲座、健康知识大讲堂等;协同当地医疗卫生单位,分批深入到乡镇或村,面对面地开展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预防、合理用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班,就健康教育工作技能、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培训;深入基层走访干部群众,以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小组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对万里行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的健康大课堂;利用各级各类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居民健康素养88条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数据显示:青海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由2012年的3%提高至2017年的10.24%。
青海省地广人稀,健康教育服务半径大,而且在广大农村、牧区,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由于卫生意识淡薄、保健知识贫乏,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在少数。“青海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可促进贫困地区的农牧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让他们逐步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有效方法。
6 结论
在少数民族地区,应根据当地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等,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2006
姚晓群(1963—),男,本科,主任记者,主要从事健康教育工作,745513937@qq.com。
2019-03-19。